“科技创造美好生活” | 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举行2024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暨复兴论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2-17浏览次数:30

  2025年2月17日,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暨复兴论坛在来歌堂举行。本次开学典礼暨复兴论坛以“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旨在激发同学们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与追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实现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党总支书记邬文敏,校长、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薛磊,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薛建国,副校长褚亿钦,副校长、数学正高级教师赵灏,副校长凌卫忠出席典礼。1999届校友、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建筑院总建筑师、正高级工程师薛慧明女士受邀回到母校,主讲复兴论坛。

  我校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杨迅、方长林、陈思静、楼蕾、任峰、付文治、陈华、窦勇兵、奚骏、施娟以及全体复兴人在《复旦大学校歌》的乐曲声中,共同启航新学期。

  开学典礼上,立达学部高三(8)班张洋同学作了《拥抱科技,共赴未来之约》主题发言。张洋同学从青年学子的视角,讲述了国家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和最新趋势,回顾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对自己和同学们学习、成长和生涯规划的积极助力,并以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量子科学团队、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等年轻科学家、工程师为榜样,呼吁复兴人以科技的发展前景为着眼点,立足基础知识学习,积蓄力量,让未来的科技成果中凝聚自己的心血,为国家科技创新添砖加瓦。

  薛磊校长发表了《国士启新程,创新向未来》的新学期致辞。薛校长从《复旦大学校歌》中的一句歌词“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出发,引用《史记•淮阴侯列传》和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的经典名句,概括了他心目中“国士”的样貌,并期许同学们成为进取、日新、豪壮、爱冒险、能创造世界的卓越复兴人。同时,薛校长介绍了火遍全网的Deepseek创始团队的研发历程,以此勉励复兴人,在这个“前面有大师引领,后面有天才追赶,中间还有人工智能陪伴”的好时代,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掌握扎实的知识储备和独立思考能力,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心怀梦想、付诸实践,一步步走向更高的舞台。薛校长还用春节热映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鼓舞大家,用力书写“我命由我”的青春,拥有在爱与包容中积蓄前行的勇气,学会直面困难、蜕变成长。

  1999届校友薛慧明女士以“建筑为笔,科技为墨,书写求真之路”为题主讲复兴论坛。薛慧明女士于1992年至1999年就读于复兴初级中学、复兴高级中学;1999 年至 2007 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同 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工作,长期从事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城市 TOD 综合开发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控制中心设计、站城一体化设计的工程和研究工作。

  论坛上,薛慧明校友深情回顾了在复兴求学的点滴往事,分享了对于“求真”校训的理解。在薛校友看来,“求真”,就是指求真知,练就真实力;讲真诚,养成真善美;做真人,塑造真性情。她鼓励学弟学妹要加强学习,掌握专业的经验和技术实力,培养认真待人、认真做事的态度,知道自己所需所求,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薛校友还结合从事建筑工程工作的经历,寄语学弟学妹在科创探索之路上奋力前行。她表示,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要重视和运用科技的力量,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要直面压力、无畏质疑,寻求突破和创新。要以自己的“热爱”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追求真理,坚守自我,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同整个世界、整个宇宙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驶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在互动问答环节,学弟学妹们围绕建筑工程中最有趣的工作、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等话题提问。薛慧明校友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鼓励学弟学妹认准目标,勇敢前行。

  开学典礼暨复兴论坛结束后,校领导、教师代表与薛慧明校友合影留念。


  今年是我校在复旦大学引领下全面开展“家门口的卓越学校”建设的启航之年,也是落实虹口区推进教育质量再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我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有目标、主动改”的要求,紧密对接复旦大学优质专业资源,系统谋划和整体布局办学治校新路径新举措,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升办学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区域乃至全市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