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各位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对家长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莅临学校参加成立大会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广大家长信赖复兴、选择复兴,表示衷心的感谢!借今天的机会,我想讲三点:一是办好学校离不开家委会,二是对做好家长的思考,三是对培养好孩子的建议。
1.好学校要用力办,这个力是整合力
各位家长,大家都希望复兴越来越好。作为校长,我任正职也才三年多,但我从教已经38年,执教的地方都是好学校。我自己的体悟,好学校是要用力办,这个力是整合力,是凝聚多方力量共同作用在学校的发展上。好学校的校长不仅带着老师努力,更会借力。向领导、向社会、向家长借力。今天我们家委会的成立实际上就是希望向各位家长借力,与我们复兴形成助力孩子成长的正向合力。
“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结合”。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既是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本质要求,也是学校健康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复兴成立家长委员会,就是构筑和搭建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交流的平台和桥梁。家长委员会是体现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力量。我个人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的理解,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监督,要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的监督和参谋;
二是配合,积极配合支持或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三是传递,既要传递家长群体的心声给学校,也要传递学校的想法给家长,更要积极组织家长学校的教育培训活动,传递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给家长群体,更新家长观念,提高家长素质;
四是聚力,积极整合、拓展社会资源为复兴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我真诚地希望家长委员会能代表广大家长的利益,传递广大家长的心声,反映广大家长的诉求,推动更多的家长和社会力量走进复兴、关心复兴、理解复兴、支持复兴、指导复兴、服务复兴;真诚地希望家长委员会能始终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心研究学校发展和学生教育问题,创新新时期家校合作的模式、途径和方法,更好地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真诚地希望家长委员会能成为家长之间结交朋友、联络感情、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平台,大家因孩子而相识,因缘分而成为朋友!
2.好家长要用心做,这个心是平常心
现在的家长普遍比较焦虑。即使你们孩子这么优秀了,进了复兴,你们还是很焦虑。其实,好家长要用心做,这个心就是平常心。你们的焦虑会传递和影响孩子,给孩子莫大的情感压力和成长困扰。讲父母有一颗平常心,就是要求作为父母者要以平常的心情和常人的态度去了解孩子、认识孩子、对孩子的智商、潜能、学业特长做出正确的估价,结合孩子实际情况指导孩子健康成长,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一个有平常心的家长,我有以下五条建议,当然限于时间关系,不充分展开了。
■承认不足:没有人天生会当家长。
■善于学习: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这两点逻辑上有关联,实际上大家对于自己做家长做的好不好,也不要焦虑,因为没有人天生会做好爸爸好妈妈,我们也是不断地试错、反思、学习才成长起来的。敢于承认不足,又善于不断学习,这是做一个好家长的重要起点。
■种瓜得瓜: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映射。
■习惯倾听: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这两点放在一起讲,是希望家长能够多关照自我的言行。孩子身上的问题不要简单归因于孩子,要能够寻找自己的原因。遇到孩子成长的问题也不要以苦口婆心的样子单向地灌输所谓正确的价值观念。其实与孩子沟通更需要我们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只有先做到价值尊重、价值理解,才能做到价值协商、价值引领。
■家校协同:好成绩不止靠老师。
最后这点,跟今天的话题也比较搭。我熟悉的北京一位著名校长,北京四中的刘长铭校长这么说过“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我非常认同,我的感受是好成绩不止靠老师,要靠有效的家校协同。特别是,各位家长,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惺惺的做戏(因为孩子都能察觉出来),而是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尽管学校一定会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但是家长们可以私下跟学校和老师沟通,我们也会不断调整和改正。但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质疑、批评学校和老师,往往会让孩子失去专业的权威感的指引,成长路上无所适从。
3.好孩子要用手育,这个手是能放手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教育孩子的经验,我教过那么30多届学生,见证过成百上千学生的成长与成功,我的学生里有好几位院士,好几位正部级领导,更有很多幸福而充实的平凡人,我自己也做过高中生的爸爸,我的心得是好孩子要用手育,这个手是能放手。为什么要放手,我想把未来社会什么样的孩子能成功跟大家讲讲之后,大家应该会有思考和启发。
我个人的看法,未来具有独立性人格、成长型思维和专注力品质的孩子会成功。当然这三句话不是我说的,分别是耶鲁、斯坦福和哈佛大学的教授研究出来的。
1. 独立性人格
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过耶鲁大学著名的金融学华裔教授陈志武的一篇文章《耶鲁大学:不招收中国学生!原因令你震惊》。陈教授说一他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时,美国教授说他们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这不是种族歧视问题,因为美国的教授发现,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表现都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中国人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为什么结果会如此令人失望,跟美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的人差别那么大呢?陈教授认为答案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另一方面是与中国文化鼓励“听话”“顺从”紧密相关,这些文化烙印实际上是中国人一辈子的包袱,走到哪里都无法丢掉,到哪里都吃亏。
各位家长,我们中国的大学也做过新生入学统计,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所读专业的理由都是父母的想法和建议,自己没有想法。陈教授自己很多年来教过的中国学生中,真正因为自己喜欢而研读经济学、金融学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和安排。很多人往往是根据父母自己认为“好”的标准去选择“最好”的学校和专业,等于让子女去过一种父母认为好但子女自己未必认为好的职业和生活。有时候,这实际上是迫使子女去实现父母自己没有能实现的专业梦。
各位家长,孩子没有自我,没有独立性人格是会影响长远发展的。有句心灵鸡汤说的很好,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但是惟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终有那么一天要放手。所以,要放手培养孩子独立,因为赶鸭子也许可以上架,但上不了高架的,只有让孩子自己会飞,才能飞的又高又远。
2. 成长型思维
去年,全球奖金最高的教育奖项“一丹奖”公布首届获奖名单,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摘获一丹教育研究奖。德韦克提出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在她看来,一个人拥有成长型思维,将乐于接受挑战,并积极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而这也是未来发展最需要具备的能力。这个结论,甚至被美国大西洋月刊等媒体评价为“考试驱动型社会的一股清流”,因为孩子学习的内驱力被忽视了太久,而德韦克的这个观点,恰恰让孩子将重点重新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心态上。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而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为了考察我们的智商和能力的测试组成的,我们拥有的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固定思维的孩子往往害怕失败,担心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聪明、比较笨,而拒绝接受挑战、面对困难,由此他们的发展潜力会受到限制。
而如果我们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那些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我们拥有的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那些成功孩子的思维模式就属于成长型的。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智商和能力,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未知的,困难和失败只是帮助自己进步的挑战,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且当孩子每一次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强有力的联结,长久下去,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也就是说,成长型思维模式不但决定了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态度,还将通过激发更活跃的大脑活动,提高孩子的智商。
我们到底怎么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德韦克教授说,不困难,一些很小的干预,就能产生塑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作用。比如,更加明智地表扬孩子。不要表扬孩子的智力或能力,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可是在慢性地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哦!不要用类似“儿子,你太聪明了!”这样模糊的语句表扬孩子。这样做并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学得更好,反而会使孩子认为自己被重视、被表扬仅仅是因为智商。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会拒绝接受挑战和承担风险,担心搞砸了,自己看起来“不聪明”“很蠢”,长此以往,他们慢慢失去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具体明确,要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他的努力、专注、坚持、创意、策略等等。
3. 专注力品质
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系的柯比教授研究发现,普通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差距可能仅仅在于专注力。专注,就是把所有光线集中到一点的凸透镜,是学习力中最具有凝聚效力、整合效力的品质。就像如果用放大镜在太阳下对准一张白纸,几秒钟之内,白纸就会燃烧,这是人人皆知的聚焦现象。不要去幻想学习中的捷径,你所要做的,就是将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厌倦,你入迷了,就距成功不远了。在哈佛,最大限度学到有用的知识,是每个学生都渴望的,但是学习的道路漫长而遥远。于是,学习便成为一场艰苦的赛跑。最终达到目的的人并没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大家的先天条件都差不多,他们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份专注,一份执著。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有专注精神——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看书时要聚精会神,做作业时要专心致志。这是学习最根本的保证。有的学生天资聪明,智商很高,但学习效果却很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这种专注力。我个人也深以为然,我始终觉得,与其让孩子三心二意地坐一天,不如一心一意干一小时。各位家长,如果你让自己的孩子想得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善于培养他的专注精神,让孩子学会在单位时间内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专著和文章有很多,我就不展开了,大家可以帮孩子做做时间管理,有很多时间管理的工具,这个对培养专注力还是很有帮助的。
各位家长,教育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教育和培养好我们的孩子,努力为孩子的未来铺垫好基础。我相信,随着家长委员会的成立,有广大家长的信任、关心与支持,复兴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新年就要到来了,给大家拜个早年,衷心祝愿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心、事业腾达! 衷心祝愿各位的孩子健康快乐、学业进步、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