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开展全国公开课再赢赞誉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1-02浏览次数:0

      10月28日上午,由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的“2017年内地西藏高中散插班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学校隆重举行。参与活动的有北京、上海、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四川等10个省市的10所高中,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9门学科共27节公共课。在我校西藏部主任段冬蓓老师带领下,语文组孙欢欢老师、化学组陈叶老师在郑州外国语学校开展了公开课教学,学科指导教师语文组刘明海老师、化学组张栋老师也同赴河南郑州参与活动。




     孙欢欢老师借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一6班开展公共课:曹操《短歌行》。她先由郑州南面的城市许昌自然引入课题,接着引导学生从课文比较易懂的首尾两块入手,集中解决作品中间部分的教学难点:意象、典故和比兴手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诵读,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意脉和结构。然后针对学生的疑惑——作品中的曹操和现实中的曹操性格对立,调动学生有效、积极的思维,更深刻地认识作者及其时代局限性。最后一位同学朗诵了自己的精彩译作,在听课领导和老师的热烈掌声中结束了这堂课。整堂课结构清晰明了,节奏张弛有度,气氛活而不乱,课堂温馨高效,受到广泛好评。


      随后,陈叶老师借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一12班进行《铝的重要化合物》公开课教学。他由随身携带的胃药入手,创设情境。学生在引导下,借助已有知识、通过自主实验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随后,陈老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案,并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对方案进行评估,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陈老师还介绍了DIS设备在氢氧化铝制备中的应用,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完成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最后,学生通过对铝及其多种存在形式进行连线分析的形式,完成了本章节内容的串联和升华。整节课,陈叶老师创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切身体会到技术创新对化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整堂课气氛融洽,师生互动充分。受到学生和听课师生的广大好评。




     我校两位教师的公开课均得到评课专家的高度评价。语文学科评课专家称赞孙欢欢老师知识渊博,讲解细腻,提问简洁精准,延伸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化学学科评课专家热情赞扬陈叶老师的教育理念新颖务实,把“以学生为主体”落到了实处,把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课堂知识的传授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两位教师的课堂都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高结构设计为出发点,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生成过程作为低结构实施的落脚点,圆满完成了公开课教学。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