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赴广州参加美国学术十项全能(USAD)2017中国国内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2-15浏览次数:0

       本月9日至12日,我校9位同学赴广州参加美国学术十项全能(以下简称USAD)2017中国国内赛的角逐。

         这是我校第一次派队参与USAD的比赛,机会难能可贵。备赛到比赛的全过程中,学校给予了队员最大的支持,最多的帮助。不论是教材问题的解决,还是演讲、写作的课外培训,抑或是在广州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照顾,都体现着学校对队员们的用心。

         在此,我也谨代表全体USAD队员,表达对于学校支持的感谢。




         作为团队中的一份子,经历了从准备到比赛的全过程后,此刻的我确实有许多的感触,无关于输赢的感触。

         因为这个比赛能带给一个中学生的东西真的很多。

         首先一定是知识的增长。所谓的十项全能包括数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音乐、演讲、写作以及面试,但如此多科目之间都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这一点在中国普通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十分鲜有,因而主题性学习的能力,也是我们普遍缺乏的。如何全方面、多角度地看待一个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必然是需要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够了然于心。

         本年度比赛的主题是二战,这样巨大的一个议题之下,唯有将科目如此细分才能尽可能清晰明了地阐述与二战相关的所有知识。全英语的课本,充满专有名词的“高端”内容,对于任何与我们同龄的中国孩子而言都是挑战,但如若努力“啃完”全部,带来的进步必然是不言而喻的。

         当我们手捧近十本厚厚的教材,起初自然是不知所措的,凭一人之力就想完成阅读与理解自然是“螳臂当车”。那么此时如何分工、如何团队协作就是USAD能够带给我们的第二件事。




         合作的意识贯穿于比赛全程——赛前的准备,赛中的创新赛与超级问答,都考验着一个团队的力量。赛前啃书时争当老师,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为队友答疑解惑;创新赛上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地完成任务;超级问答中,默契的快速反应,即便失败也不会互相责怪的信任……这一切都是在平日里我们很难体会到的东西。

         不得不提的,4天的朝夕相处、同吃同住,通宵达旦的复习或是“玩耍”,让我们这一个团体终成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团队。因为每个人都互相熟悉,这样一份感情也许也只有在他乡才可与“故知”共建。




         除了上述的种种,USAD为我们提供的还有一个学会如何社交的平台。

         我最“不幸”也最“有幸”地与外校的同学同住一间房。尴尬过后的主动了解与照顾,是与相熟之人在一起全然不同的感受。

         还有临回程前一晚的一场Gala Night,我们比绝大多数同龄人都更早地有机会去接触真正的社交。我们有机会把自己收拾得光鲜亮丽,让自己开心,也对他人尊重;我们有机会布置自己的展台,与全国各地的“大佬”近距离的交流……能够在真正踏入社会前就习得必要的社交礼仪,对于我们并没有那么多机会接触这些的孩子而言,也是一大幸事。




         所有的这一切——学识的增长、团队意识的建立、社交礼仪的学习……还有许多许多无法用简短的文字就道尽的东西,都是USAD能够带给我们的。

          还记得闭幕式上的一句话“我们不止为了奖牌而来”。确实如此。


我们为了寻求开阔的视野而来。

我们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来。

我们为了追求不凡而来!

 

USAD简介:


         美国学术十项全能(United States Academic Decathlon®)作为美国首屈一指的高中生综合学术竞赛平台,迄今已经拥有48年历史。USAD概念形成于二战期间,由美国当时一名飞行员(罗伯特.彼得森)提出,希望透过竞赛让学生在10个不同的学术范畴展示他们知识和教育技能,藉此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发挥他们的教育潜力,并成为多方面健全发展的学生。于2015年首次登陆中国。比赛旨在通过团队竞赛的形式让不同级别的学生在学术方面超越自我,在学术多样化的前提下做到学术优秀。尊重个性,尊重观点,尊重不同声音,尊重创新。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