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教育的价值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8-31浏览次数:2

         2016825日,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主任、政治特级教师周增为来到复兴高级中学,给老师们做了一场名为“素养培育-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追求”的讲座。周老师担任上海市名师基地政治二组和上海市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是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德育与政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伦理学会常务理事,还是教育部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材审查成员、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有幸请到周增为老师为复兴高级中学的老师进行本期教师培训的第一次讲座,复兴的老师们都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讲座开始,周老师用“与教师最类同的职业是什么”以及著名的“李镇西之问”引出了关于“素养”的探讨。周老师指出,“素养”一词对应的英文单词为competence,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skill或者ability,对于素养的“胜任”更是远超过“会不会”、“能不能”的层面。素养是覆盖或者整合了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素养关注过程的态度和方法,是对一种获得性支持的评价,而这个过程与知识的形成密切相关。

培育素养的过程则是综合性地“使用”这些知识、技能的某种方法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表现出“使用者”的偏好,而这个偏好涉及“此人”的态度、情感与社会性特征,包括他的道德标准、社会学指针、政治倾向、信仰等等。这个“使用者”是所有处于学习状态中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老师。因此,学校的责任,是帮助较适合学生共同建立这样的规范——这就是学校的课程设计。

周老师提醒大家,课程的设计,是一个先解构、后建构的过程。学生的经验获得是课程的重要内容,此外,能有支持性的融合,如新技术和新工具的运用,也是课程设计重要基础之一。周老师还强调,在课程设计中,结构比逻辑更重要。学科结构指的是学科内容的结构化。课程设计要综合考虑课程的局部到全部,要处理好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

随后,周老师又就“如何指导学生”、“课堂上究竟要评价什么”等问题展开阐述。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周老师给出了一个公式:教学能力=教材把握力*儿童把握力*技术指导力*精神能量。而这里的“精神能量”则包含了朝气、动力、接纳、肯定等内容。

最后,周老师还带领大家一同展望了未来的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取向,提醒各位老师关注教育中所强调的人的价值。

短短两小时的讲座,复兴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对于教师而言,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极其重要的。新学期伊始,复兴的老师们也将带着更加热情而科学的态度继续投身到我们选择的教育事业中去,在教育中培养人的价值,也体现自身的价值。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