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我校明素学部高一(9)班全体学生来到复旦大学相辉堂,聆听了第五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本次讲坛由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主持,赵东元教授主讲。他结合近年来在功能介孔材料可控合成集应用方面的研究,带来了《主旨报告:孔中看世界——无限的科学前沿》的精彩讲座。
讲座中赵教授首先讲述了化学如何在炼金术中诞生,那时的研究都是以实用性为目的,还不能算真正的科学。他又通过一个个化学革命中科学家的案例,如:波义尔开始定量研究化学问题标志着近代化学的开始、拉瓦锡以科学元素说代替了旧元素论、道尔顿创立原子论解释各种化学定律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生动地讲解了化学如何从萌芽发展、演变成为今天庞大而完整的科学分支体系的过程。他强调作为唯一一门有工业支持的中心学科,化学学科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并提出了其背后蕴含的机遇和挑战。
进而,赵教授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的定义、特征和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他让同学们认识到提出新的问题比解决原有问题更重要,只有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可能性才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而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在讲座的最后,赵教授引用了美国科学家罗尔德霍夫曼的话:“化学没有圣杯。我的哲学气质不在于为解答大疑问做研究,而是在于在美丽的化学庭院里研究很多小的问题,将目光放在它们之间的关系上。”赵教授鼓励青年科学家不贪大,抛开功利性地做研究。
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意犹未尽,受益匪浅,并在互动问答环节积极提问。我班同学吴与伦谈到法国大革命期间,拉瓦锡由于包税官的身份被处死,提出了疑问:时代因素会如何影响科学的发展。赵教授回答在当下的时代因素对科学发展没有那么强,比如人们不会因为弗里茨·哈伯发明毒气,被列为战犯,就否认其发明合成氨为科学带来的巨大进步,仍授予了他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在讲座中,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化学学科的魅力,也决心要在高中阶段多学习多钻研,为未来打下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