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复兴高级中学立达学部苏步青班的人文行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12-08浏览次数:0

       12月6日下午,我校立达学部苏步青班在杨迅老师的带领下赴世纪出版园上海市译文出版社进行研学活动,将语文课上在了出版社。

       步入新时代十年世纪精品好书主题展,琳琅满目的藏书映入眼帘。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刘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展区,告诉大家出版行业的不同凡响之处:在经济与社会两效益的结合之中,社会效益永远是处于优先地位的。许多苦心编撰的地方传记、作家文集并不售卖,因为对于学者而言,它们本身就有研究意义。墙上的“牢记殷殷嘱托,勇攀出版高峰”大字无疑是对世纪出版园专注出版事业最真实的写照。


       随后,同学们在“世纪客厅”通过欣赏诗笺集、水墨画、工笔画,领略了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在诗情画意中感悟“大美朵云”。同学们也纷纷在笔记本上盖下纪念印章,“我要为灵魂不灭而活着,决不接受折中式的妥协”“永恒只是一瞬间,刚好开一个玩笑”……文学巨人的哲言在白纸黑墨的交织之中与复兴学子碰撞出火花。稍作休整后,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讲解了解了译文出版社的历史。




      研学之旅的最后,刘老师从一位编辑的角度为同学们带来“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主题讲座。首先,刘老师介绍了平装书的组成部分:看似简单的封面实则分为封一、封二、封三、封四、书脊、勒口六部分,起到艺术装饰、内容简介、权威推荐、加压防脱落等功能;紧挨着封面的几页空白页叫做“环衬”,发挥玄关和加压的作用;扉页及版权页相当于身份证,印有再版图书出版记录、印刷版次等内容,既保障了每本书的合法性,也帮助读者推断其销售情况。这些闻所未闻的名称丰富了同学们对书这位老朋友的系统认知。除平装书外,另有三种特殊类型:精装书的封面为荷兰板,使用烫金、布面、皮面等工艺;特装书甚至会用真铜材料模拟堂吉诃德的剑,用彩绘玻璃描摹巴黎圣母院的彩窗;试读本对象仅限于媒体、专家和资深粉丝,目的在于先回收阅读体验,为正式出版做宣传。介绍过程中,刘老师分享了他的工作日常:最大风险实在临近出版前发现目录于正文页码不对应,因此必须三审三校;纸张选择要充分考虑书籍内容、市场和对象,胶水也需特制以提升阅读体验。足见编辑是一种需要极致耐心和细心的职业。

       在互动环节,杨迅老师提出“依据什么选择出版选题”的问题。刘老师强调了用时间精力磨出好点子、对潜力股的敏锐嗅觉、与作家沟通的策略等品质。身为一名原创编辑,他不仅要挖掘好作家,甚至还要参与写作,同时注意尊重主创意见,摆正编辑“体面但谦卑”的姿态。接着,朱思恒同学表达了对当下网络化、碎片化阅读潮流的疑惑。刘老师先肯定了网络评书让名著“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积极作用,随即告诫同学们他人解读有风险,要学会批判。

       此次书海之中的人文行走让同学们明白了展开阅读生活的重要性。正如刘老师对自己工作动力的描述——“永远知道自己的已知有很多侧面,永远不会用一句话概括事物的全面”,在高速的生活中,不妨做一把伞,在原地展开自己、绽放自己。


撰稿:文馨
摄影:陶悦
审稿:杨迅
审核:薛建国 葛健业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