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典”亮青春,与法同行——上海市教委“送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虹口区专题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9-12浏览次数: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它于2020年5月28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我们青少年成长路上的“保护伞”。


         2023年9月11日,上海市教委“送法进校园”虹口区专题讲座在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顺利举行。上海市正讼律师事务所公益事业部主任、华东政法大学法萌普法联合创始人、松江区律师工作委员会“十佳法治宣传员”史云翔律师为复兴明素学部全体学生带来了一堂轻松幽默但又充满教育意义的普法课。

 

         史律师的普法课从知法、懂法、守法三个板块展开,带领着大家由浅入深地了解《民法典》等法律。

         首先,史云翔律师生动地将《民法典》比作“慈母”,并以情景带入的方式,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分别从“衣、食、住、行、玩”等方面向同学们讲述了如“被偷拍”、“误吃路边无良食品摊”、“网络虚拟财产被盗”等与《民法典》相关的热点内容及法律规定,引导大家认识到这位“慈母”不是“指指点点地管”,而是“保护大家地管”,让同学们直观地感知到了法律就在自己身边,对《民法典》有了初步认识。

         接着,史律师又举了“取外号”的生活实例,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诙谐、生动的案例,教育同学们行使自己权利时不能危害他人的权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树立了保护自己的权利意识,更警戒同学们法律赋予的自由是有边界的。

         随后,史律师引领同学们进入了本次普法课的最后一个板块:“边界意识——守法”。史律师从社会热点“校园欺凌”入手,为同学普及了校园欺凌中言语欺凌、肢体欺凌和网络暴力的危害性,同时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校园欺凌的法律性规定,教育同学们团结友爱,争创平安、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讲座最后,史律师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此次普法课,加深认识。史律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普法课,学会保护自己、依法行事,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小公民。


         整场讲座内容充实、深入浅出,充分结合在座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史律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情景带入的方式、贴近生活的案例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同学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通过这次讲座有效提升了对于《民法典》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法治意识,深刻感受到青少年在法律与爱的包裹下成长,要学会明辨是非,拒绝校园霸凌,拒绝不良诱惑,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思想意识。



撰稿:高一4班  张谷伊  李壹

审稿:袁立薇  王毅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