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人类历史记忆的留存与书写”解题——第八届“青史杯”高中生历史剧本大赛专题指导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6-05浏览次数:0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从三月起已经开始了第八届“青史杯”相关活动,在之前教研组教师讲座、博物馆知识大赛之后,2023年5月31日晚6点,第八届“青史杯”高中生历史剧本大赛专题专家指导讲座在复兴高级中学来歌堂举办。虹口区历史学科高地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党委书记、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瞿骏老师面向复兴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开展了《“人类历史记忆的留存与书写”解题》的精彩讲座。虹口区历史学科高地的学员和复兴高中历史教研组教师以及部分高一班主任参与聆听此次讲座活动。


           讲座伊始,围绕本期大赛主题,瞿老师提出,历史剧本创作者首先需要思考什么是“值得关注的东西”,从学术研究意义上理解“历史记忆”同频共振、关联呼应、隐微书写的独特方式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联性。瞿老师认为:人类历史记忆就是“值得关注”的,从生物学来说,人类的遗忘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由此,人类的记忆才会成为巨大的力量促人前行。人类的记忆方式十分独特,记忆的留住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关注”是不断变化的,但不一定是进化的。

           聚焦关键词“人类历史记忆的留存”,瞿老师认为“留存是动态的”。他为师生讲述了《新青年》从最初一期一期的杂志到此后的合订本再到现今的数据库,史料复杂的形成过程揭示了历史记忆留存的动态特性,载体变化、史料样态的不同或可作为学术研究与剧本创作呈现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瞿老师进一步提出“历史记忆”的留存殊为不易,散失的比留下的多得多,他以吕思勉先生解释顾炎武《日知录》、顾颉刚建言胡适《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两个实例加以说明。于历史演进过程中,散失的史料远多于留存的史料,更难以记录的是历史现场的氛围与情感,出现了种种留存上的困境。因而剧本创作者要特别注意留存的动态过程,留存的困难与运气。瞿老师认为,留存是能够勾连起一个个鲜活的时代的。瞿老师以云南的“清代学术”一案中,胡适、方玉润、杨鸿烈的互动阐明了留存与时代关系中的关键——人的活动。


           解读关键词“人类历史记忆的书写”,瞿老师与同学们探讨了过去、现在、未来相互影响、不断互动的过程。记忆书写的源头诱人但未必重要,记忆书写的意义不能局限在吸取历史教训,而是要呈现“是什么”,记忆书写的局限要从逻辑入手作出认识。比如“富强”观念古今话语中的秦皇汉武、秦汉帝国就会不一样,“改革”观念古今话语下的雍正帝就会不同,电视剧《雍正皇帝》将雍正塑造为改革家,与彼时的历史认知截然不同,还比如“民国范儿”、“国民政府黄金十年”等,学习历史的人不能把关怀变为执念,对过去历史的理解因时而变,并影响着人们对自己所处现实的关怀。而理解和影响交汇重叠在一起,也会对人类的未来发生作用,反之,对未来的认知也颇能影响历史记忆。如学者言“其实世界进化,正如莽莽长流,滔滔不息,才说现在,已成过去,欲觅现在,惟有未来。”历史剧本创作的灵魂在于展示历史江河的奔腾不息,呈现过去、现在、未来的不断联结。


           最后,瞿老师就历史剧本创作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1)要以艺术手法表现历史“真实”,历史的真相是人、时、地三要素,这是创作的起点。(2)要打破自我设限的虚实分界,充分意识到情绪,氛围、意识、想象等情感性问题虽虚亦实。一些人或对历史大事件的发生和演进起过作用,但身在其中的他不可能一直保持冷静,亦不可能真正准确把握全局。有时恰恰相反,他们不太冷静,被情绪左右,不顾全局。更多的人可能一辈子没有在任何历史大事件中有所表现。但历史大事件的发生和演进也会冲击他的心绪,带来紧张莫测的氛围,改变其看世界、看周边的意识,塑造他对未来的想象。   “真实”就是要挖掘关系、情感、氛围,且要与那个时代真实匹配。(3)要学会说“人话”,减少“学术黑话”和“时髦语言”.衡量剧本的首要条件是能不能“演出来”,比如优秀电视剧目《觉醒年代》、《人间正道是沧桑》等。(4)要理解历史的“混沌”。无论是研究还是剧本,我们笔下的故事经常会表现出一种大大简化了历史既有面貌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建立在“对生活复杂性的肤浅理解”之上。比如优秀电视剧目《漫长的季节》、《隐秘的角落》等。瞿老师勉励大家以剧本创作发展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人生,升华自己的思想。

           讲座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落幕。历史记忆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其留存与书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存续与发展。瞿老师的精彩讲座为中学历史教学拓宽了思路,也为高中生历史剧本创作提供了切实的方法指导,启示我们历史剧本创作作为历史记录的一种方式,应当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生动、自由、戏剧化的表达,体察史家运用种种方法将以往时代“再现”的路径,呈现中学生对历史真实的理解、对历史氛围的感知,凸显历史大事件的发生与演进对个体生命的心绪冲击与意识塑造。

           本次活动不仅启发了高一学生对第八届“青史杯”主题的深度理解,也是对历史教师专业能力的一次有力的指导,引起很大的反响。当前,史料实证被列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已进入新阶段,然而,机械的史料教学一直被诟病,其主要原因也在于教师专业性水准不做,对史料的使用技能和分析能力欠缺,瞿老师的讲座从“青史杯”主题解读的角度做了一次如何处理和分析史料的呈现,意境深远。


撰稿:顾超平

审核:付文治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