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鲍鹏山老师,在复兴高级中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以“读经典,我们在读什么”为主题的演讲报告。本次活动在来歌堂举办,全体高二学部学生踊跃参加。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鲍鹏山老师通过分析至圣孔子的师生观,将“怎样读经典”这一看似宏大、难解的命题深入浅出地叙述了出来。诸子光辉与现实生活的交织,阅读理论与文人轶事的链接,让鲍老师的讲座在深邃之余不乏趣味。而他妙语连珠的表述方式,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在鲍老师看来,阅读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知识”、“技能”的习得,更在于“价值观”、“判断力”的获取。而一个真正善于阅读经典的人,必定能够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个性与气质,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之所在。鲍老师对于“阅读”的这一论断,既提醒了在场的学生们如何“读”。也提醒了在场的老师们如何“教”。
读经典,我们在读什么?或许就像鲍老师说的那样——“价值类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在没有标准答案的阅读路径中;在寻求自我价值、探求自我意义的过程里,经典的光辉才能浮出历史地表,在这份光辉之下,人之生命才会变得愈发充盈。这场报告以“方法论”式的标题为始,却以“人文价值”式的结论为终。可以说,鲍老师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实践着他所尊崇的人文阅读、人文教育,而每一位与会的老师、同学,都深深受益。
报告最后,同学们就“写作之主观性”、“历史之温度感”、“教育之悖论性”等问题向鲍老师进行了提问。鲍老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精彩的回应。报告也在激烈的讨论中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