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岂弟君子,来游来歌”——高一学部“读书•论道”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2-20浏览次数:0

12月19日下午,复兴高级中学第十五届读书节在“涵咏经典,品读人生”——高一学部“读书•论道”论坛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邀请了七位饱读诗书的复兴学子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交流他们的读书心得。复兴党总支书记丁伟强老师、课程教学中心主任徐波老师、高一学部长杨迅老师等莅临现场,与同学们共享文学盛宴。“岂弟君子,来游来歌。”冬日午后的来歌堂,歌台暖响,文韵悠悠。




高一(5)班的仇欣懿同学通过分析《四世同堂》中各色人物的家国选择,揭示封建礼教、传统理念的落后之处,反思民族文化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高一(4)班的祁思涵同学和高一(2)班的王嘉艺同学用不同视角解读《三体》。祁思涵同学从科技角度,关注书中涉及的前沿技术和科幻构想;王嘉艺同学从人文角度,观察宇宙纷争下的人性真实和社会本质。两位同学以《三体》为镜,映照当下现实,思考人类自身。




高一(1)班的秦颖莹同学阅读《月亮与六便士》,与书中人物一起,在世俗生活与艺术追求的矛盾中寻找答案。秦颖莹希望成为“超越理想与艺术矛盾的第四种人”,追求艺术的同时不忘为世俗生活留下空间。



高一(7)班的陶哲凯同学透过《巴黎圣母院》中的重重矛盾,看到十七世纪法国社会的悲惨图景,感受人们负重前行、勇于抗争的黄金精神,感慨作者雨果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人道悲悯。



高一(8)班的朱宸颉同学将《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与拉丁美洲的历史相联系,发现孤独的时代性。认为只有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彻底摆脱孤独,真正主宰命运。



高一(3)班的李楠同学视角独特,从《万古江河》中梳理出中国饮食的发展脉络,由饮食文化感受中国的传统理念和文化底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七位同学以书页为桨、以书封为翼,乘风破浪、展翅翱翔。他们在《四世同堂》中感受家国兴衰,在《三体》中目睹文明破立;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思辨理想现实,在《巴黎圣母院》中分辨美好丑恶;在《百年孤独》中体察命运荒诞,在《万古江河》中了解饮食变迁。书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命运哲学得到探索、理解和吸收,转化为成长的养分,滋润每一颗年轻的心。

最后,复兴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丁伟强老师为各位同学颁奖,表彰七位同学的精彩论道和唐清涟同学的出色主持。在一片掌声中,“涵咏经典,品读人生”——高一“读书•论道”论坛圆满落幕。此次论坛以经典书籍为灯塔,指引同学们发现好书、品读佳作,打造书香校园,培育文化复兴人。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