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同行,筑梦未来④ | 2024年同济大学暑期科技夏令营研学体验课程系列之:走近环境科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7-09浏览次数:0

           7月2日我们在同济大学开始了为期六天的“同济大学2024年中学生科技夏令营”。作为“走进环境科学”课程的学员,我们在六天内收获了最前沿的知识,全方位的体验,开启了我们对于环境科学探索创新的向往。

           7月2日上午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院士的《月球探测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专题讲座正式开启了我们六天“科学探索之旅”。在隆重的开营仪式后,我们聆听了陈士超博士关于STEM教育的讲座以及对于3D打印的介绍。他鼓励我们通过设计实验、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实践和探究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后同学们纷纷发言,交流对于STEM教育的感受和收获,气氛轻松又热烈。


           7月3日我们正式开启了“走进环境科学”课程。什么是环境科学?上午邱宇平教授就带给了我们答案。邱教授从一本书--《寂静的春天》讲起。这本书讲述了农药DDT的蓄积带来的环境问题,从而促使近代环境科学的诞生。紧接着邱教授向我们讲解了环境工程背后的一些科学原理以及当前环境科学前沿的热点研究方向。邱教授的讲座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环境科学无与伦比的意义和价值。接着傅博士为我们带来的关于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的讲座。她补充了邱教授有关于水体整治的内容,让我们对水污染有了更全面更直观的了解。下午我们来到了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上海选手培养基地。实地了解污水处理厂是如何处理污水的。大家看到应用现代技术对污染物与污水进行过滤和浓缩的全过程,感到大开眼界。部分同学还亲手操作实践,通过拆装模拟污水处理管道更好理解了污水处理过程。


           7月4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了同济大学博物馆,聆听了姚俊兰老师的中英文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的讲座,这些都是科研必备技能,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之后我们在马爽老师和龚兵老师的介绍下参观了同济大学的博物馆和图书馆,我们看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及作品,也惊叹于同济大学书库内极为丰富的藏书。下午我们前往了青浦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碳中和科普基地,聆听了李彦老师的讲座,了解了中国在世界上对于环境科学的贡献,对于环境科学有了更深的认知。




           7月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参观。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逐层参观,了解了上海苏州河被污染和被治理的情况。展馆用生动的图文资料告诉苏州河的今天来之不易,要想留住这份“梦想中的清澈”,仍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午我们回到了同济校园,先是由吴教授给我们带来有关于水环境化学的讲座。吴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三种涉及到水环境化学的案例,还特意讲解了一些同济大学对于废水处理的专利。聆听了吴教授的讲座,我们深感科学无处不在,化学的能力超乎想象!接着是于教授带来的环境污染物诱发肥胖的讲座。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环境诱胖剂的定义,告诉我们目前抗生素是环境诱胖剂的代表。听了于教授的讲解,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肥胖不是我们的错,是环境污染惹的祸!于教授的讲座让我们真正理解了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讲座结束后我们还兴致盎然地参观全国首个裸眼3D环境虚拟现实交互系统,感受了高科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


           7月6日我们来到了位于浙江嘉兴同济环境研究院。在老师的带领与讲解下我们了解生物多样性、参观长江环境样品库、认识各类大型分析仪器。并且在嘉兴人工湿地,感受了当地优质的生态环境。之后我们驱车前往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参观了南湖一大纪念馆。




           7月7日我们先在同济大学报告厅内参加了科普书籍分享会。收听了各个学校的学生代表分享的各个科普著作读后感,包括:《人类科技创新简史》《人工智能全传》《流浪地球》《宇宙》《黑客与画家》《时间简史》等等。下午我们举行了隆重的闭幕仪式,会上同济大学党委吴副书记勉励我们以此为起点,开启科学探索的历程,同时闭幕式上表彰了此次的同济夏令营的优秀营员。


           通过六天的学习,我们切实感到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是与百姓幸福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们向每一位投身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前辈学习和致敬,我们会悉心呵护今天在我们心中种下的这颗环保的种子,相信未来它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