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梯队 | 思辨整合,构建层级任务链的大单元设计——记杨迅团队“选必中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研讨”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4-12浏览次数:0

          2023年4月11日,虹口区人才梯队高中语文(杨迅)研修团队的第三次活动在复兴高级中学1801会议室顺利进行。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乐燎原老师受邀对团队成员的说课进行了点评和指导。活动由正高级教师杨迅老师主持,团队中的3位老师从“评价视野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这一主题出发,对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的研习任务板块展开教学设计,并进行说课展示。


          杨迅老师首先对该单元的研习任务板块进行了清晰简明的解读。她指出,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则是“回到历史现场”。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有关历史著作的学习回到历史现场,体会历史人物的处境、选择,及其对于后世的影响;分析史论者是如何基于自己的立场参与、再造历史,进而加深自我对于历史人物、历史观点的理解与判断。依照本单元三个研习任务的梯度,三位老师依次展开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说课。


          许程老师从“史实与人物”这一任务出发,选取了《屈原列传》与《苏武传》两文进行教学。她旨在带领学生基于史传作品的研习,讨论屈原和苏武的人生选择,进而让学生体会他们在家国困境中的选择和坚守,并尝试让学生模仿太史公议论方式撰写人物短评。


          赵瑞萍老师从“史述与史裁”这一任务出发,选取了《鸿门宴》、《屈原列传》、《苏武传》、《李将军列传》等多个文本进行教学。她通过三个研习任务的设计,让学生梳理文本叙事内容,分析文本的叙事艺术,并进行多类文本的比较——比较同一史官在叙写不同史传作品时的区别;比较不同史官在叙写同一人物的区别。进而在多重比较、联系中,探究叙事艺术背后的个人体验、个人立场、史学追求、时代背景,学会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评价,不以今论古。


          詹添老师从“史识与史评”这一任务出发,选取了《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进行教学。詹添老师通过历史资料的补充、评价量表的设计等,旨在带领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分析史论者的说理策略;评价史论,辩证地认识其中的史家观念,理解史家立场。同时,他也希望借助于本节课指导学生从一篇过渡至一类,让学生初步了解史论类文章中作家组织剪裁材料,表达观点的特点,提升自我阅读历史著作的关键能力。


          最后,乐燎原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说课进行了点评。乐老师首先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向团队成员们强调了团队研修的重要性。他提出,每一位团队中的成员,都应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之上相互激发,带着思考备课、听课、研讨,以获得专业上的成长。接着,他从“作业的梯度”、“文、言的关系”、“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文学体裁的重要性”等角度对三位老师的说课进行了精到的点评。最后,乐老师为团队中的年轻老师们送上了殷切期望,他提出,青年教师应不轻信、不盲从,保有自身的判断力,永葆创新精神。


          在乐老师的指导与点评下,团队成员们对选必下第三单元中的单篇和单元、主与次、取与舍等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生长出了许多思考空间。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团队中的每一位老师都会孜孜不倦地对新课标、新教材进行深入思考,正如乐老师说的一样——“自主探索、互相激发、不轻信、不盲从,永葆创新精神”!


撰稿:詹添

审核:杨迅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