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3日,我校成功立项的2022年度虹口区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开题会在1801会议室顺利举行。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研究员、《上海教育科研》副主编张肇丰、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评价研究中心主任王晓华、虹口区教育学院科研室陈先锋、复兴高级中学学术委员会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杨迅与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奚骏对项目汇报进行了点评指导。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副校长褚亿钦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梅娟主持,七项区级项目的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参与论证。
项目负责人孙欢欢老师作《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一般项目的开题汇报。本项目根据本校上海学生、藏族学生和青海青海省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藏族学生的实际学情,预期成果《“我和中华”文化学本》及其校本课程旨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家认为,该课题具有现实意义,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框架清晰;同时建议:明确“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外显特征,设计课程评价内容及其评价任务,选文要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项目负责人包鸣老师作《依托创新实验室平台构建物理资优生培养体系的实践研究》一般项目的开题汇报。本项目以本校物理资优生为研究对象,依托创新实验室平台,探索基于IYPT研究性学习和物理奥赛的资优生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路径。专家认为,该项目围绕如何培养资优生物理素养来开展实践研究,设计精细具体、研究思路清晰;同时提出建议:预期研究成果要与课题研究方向的概念及其内涵要一致,进一步突出重点、突出问题导向与研究导向,最好能上升到理论层面来说明对学生的培养价值。
项目负责人施娟老师作《高中体育专项化排球项目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一般项目的开题汇报。本项目提出了围绕高中体育专项化排球项目教材的技战术来构建大单元教学的具体思路,重点依据学校的课程设置、排球项目教学形式、体育特长生的有效运用等方面来研究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专家认为,大单元的设计是目前新课标理念下的研究热点,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建议基于目前学校排球专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起点,要提出排球大单元设计的基本要素,在评价环节要明确如何评、如何让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与练。
项目负责人丁丽老师作《IPT理论下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青年项目的开题汇报。本项目以我校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探索提高其人际交往技能的结构式教育范式和团体干预方案的实施过程,期待形成可推广的高中生人际支持团体辅导方案手册和学生活动作品选集。专家肯定该研究的成熟性和规范化,建议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聚焦人际心理治疗和高中心理团体辅导两大关键词,具体探究一线教师在将理论落实实践过程中的差异与困难,形成研究成果。
项目负责人詹添老师作《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培育的高中语文悲剧教学的实践研究》青年项目的开题汇报。本项目旨在通过探究新老教材与课标的差异,根据相关的美学理论,厘清新老教材悲剧教学的差异点,提出新课标理念下的悲剧教学目标、策略和教学范式。专家认为,该课题立足于课标与具体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创新性;同时提出建议: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增添课堂观察的量表,将学生“学”的情况进行数据量化表达,并细分悲剧的类型,确保研究的严谨性。
项目负责人孙梦圆老师作《机器学习任务下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育》青年项目的开题汇报。本项目通过比赛等形式评价,具有比较好的度量形式,课题突出机器学习的数据分析任务,以小见大、重点突出;同时建议:机器学习的数据量比较庞大,对数据的选择需要仔细考量;需深入思考机器学习的算法与效果的可解释性;要进一步研究数学建模各个环节的培育过程,形成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应当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学生在不同环节建模思维的具体发展。
项目负责人姚振兴老师作《双新背景下高中地理跨学科主题的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青年项目的开题汇报。本项目依据高中地理新课标,以上海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为基础,梳理跨学科教学知识点,通过设计主题情境和学习任务,进行地理跨学科教学,设计校本选修课程,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服务于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专家认为,该项目有跨度,有研究价值,建议研究过程中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借鉴项目化学习策略,加强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并对成果及时进行评价。
陈先锋老师高度赞赏了专家的精彩点评,肯定了我校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认为我校立项的区级项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他对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提出了要树立四个意识:规范意识、问题意识、成果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指导了项目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最后,褚亿钦副校长向与会专家表达了诚挚谢意,她指出了教育科研与一线教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重要推手!项目负责人要听取评审专家详尽中肯的意见与建议,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课堂实际、为解决问题而研究,及时组织项目团队成员优化下一步研究工作,制订具体的行动研究方案,保质保量按时结项。
撰稿:常丽霞
审核:赵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