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我校成功立项的2023年度虹口区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开题汇报会在1801会议室顺利举行。虹口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季恒,嘉定区教育学院蒯义峰,普陀区教育学院吴华清,虹口区教育学院见习教师赵孟仲博士进行了评议指导。复兴高级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梅娟出席会议。由复兴高级中学、上外附中东校申报的三项区级重点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参与汇报。会议由虹口区教育学院科研室陈先锋老师主持。
项目负责人张亚林老师作《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重点项目的开题汇报。本项目基于计算思维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的研究背景,提出本研究的核心研究问题——构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计算思维的高中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围绕研究问题,明确本项目的研究对象,并从理论研究、模式设计、案例设计与课程实践、数据分析与研究总结等方面阐述了研究思路,并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综合研究,旨在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专家认为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的重点——教学模式的设计,并能给出一个预设的教学模式,为后续开展研究提供大致的方向;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比如计算思维、教学模式;建议扩大样本量以验证模式的有效性,并提议增加研究团队成员以明确任务分工。
项目核心成员刘颖老师作《“三新”背景下高中历史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重点项目的开题汇报。本项目基于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立足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新”)进行高中历史和语文的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探究,在对高中历史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进行整合性分析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方面进行案例研究与探索。课堂教学研究和课外实践研究相辅相成,以期探索出“三新”背景下达成历史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史融合路径。专家认为,要明确几个问题:为什么“融”?如何“融”?对于研究,要有一个研究假设,明确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以此来确定“融”的范围、要点、原则和路径等。教学路径的探索需要大量教学案例的实践验证,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个可运用、可借鉴的范式。
项目负责人奚骏老师做了《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教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的开题汇报,重点阐述了基于人工智能发展背景,关注智慧教育在教师和学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智慧教育实践,提升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和数字素养,转变育人方式,提供育人本领,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主要的研究过程将以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教研模式为抓手,以AI智慧教育学习空间为基石,共同构建出AI智慧教育实践的上层建筑,最终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专家肯定了人工智能对教师教育教学及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并对选题思路及已有的研究基础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后期的课题进行过程中,几位专家表示,一是可以基于研究现状的梳理归纳,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师生成长的某一个方面,二是在如何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实现路径中融合一定的教育理念,将教育研究和实践挂钩,真正起到促进共同成长的作用。
各位专家的点评建议科学切实、中肯客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不仅对开题报告文本作了细致分析,也对后续研究路径与方法进行了精准规划。
嘉定区教育学院蒯义峰
陈先锋老师指出三位专家的点评都很犀利,且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并强调了课题的时间安排及后续课题的中期汇报和结题要求,对三个重点项目的文本完善、思路优化、资料积累等方面分别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有效指导了项目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同时,肯定了复兴高中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
季恒主任感谢与会专家的精准点评、感谢三位项目负责人的详尽汇报!他指出三个课题都能够聚焦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要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路径;要把握好课题研究的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题研究中的关键概念要清晰明确。最后,季主任对课题的经费使用及后续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