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鸟欲高飞先展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召开复旦-复兴《走近红树林》课程教学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9-18浏览次数:0

           2023年9月14日上午9:30,复旦大学行知课程《走近红树林》教学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生命科学院G511会议室顺利举行。暑期参与该课程的老师学生一起参加了研讨会,陆磐良校长出席并发言。


           在隆重的研讨会中,参会人员首先观看了承载满满回忆的课程视频,从课堂知识的学习再到“野外”的实地探究,视频里始终呈现着同学们的笑容和求知若渴的目光,与会嘉宾翻阅了参与课程学习的复旦大学和复兴高中学生撰写的《<走近红树林>课程论文合集》及学生制作的红树林科普宣传页。

           随后,复旦大学教务处林伟处长致辞,他将这门课程的圆满开设比喻成“一驱两轮”的动力车,其中“一驱”是指丰富的课程内容,“两轮”分别指资金支持和大学与中学的合作。


           接着,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党委书记陈浩明和复旦大学希德书院院长卢宝荣致辞,二位一致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兼并“德智体美劳”五项发展的学科,因此,本课程对同学们的历练是巨大的,研学期间不仅仅包含头脑风暴,还有炎炎烈日的炙烤和亲自下地拔草的劳动;同学从中汲取到的,远远超出应试教育课堂。




           此后,上海梦想成真公益基金会何培新理事长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出发,点明本课程和生态文明的联系 ——随着红树林的北移,沿途的生物多样性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陆磐良校长的发言中首先对梦想成真基金会、复旦大学的教学团队表示感谢,随后提出了这门课程的六层意义:1、我们对高中和大学生合作办学进入革命性的新认识。2、参与课程的同学们尽早熟悉了大学人才培养的规律。3、相较于高中课本上的知识,同学们真正深入了一个学科。4、锻炼学生,提升学习潜能和抗压的能力。5、进行有意义劳动教育,学生们在红树林培育基地有目标地合作,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劳动。6、促进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并在最后对课程后续的开展提出期望,要求学生起到带头作用。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讨论了后续的合作与展望,大学还为课程助教、复兴高级中学带队老师董晶颁发感谢状。复旦大学学生代表和复兴高级中学学生代表先后发言,我校高二(8)班肖冠宇同学分享了他5天研学期间的经历和体会,了解到一代代生命科学人对我国相关研究的不断推进,钟扬教授的种子精神成为贯穿课程始终的脊梁。教授们精心准备的理论课程和劳动实践让学生们收获颇丰,真正是 “兴学识于课堂,融会贯通于实践”。





撰稿:高二(8)班  肖冠宇

审核:董晶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