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复兴高级中学举办了两地四校多工作室联合举行线上线下互动教研活动,主题为“立足单元主题 提升历史课堂效率”。参与本次教研活动的有:复兴高级中学历史组、北虹高级中学历史组、青海果洛州大武民族中学历史组、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历史组、普陀区邹玉峰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团队、陈宇静高级指导教师团队和臧昕捷高级指导教师团队。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首先,两校领导致辞。青海果洛州大武民族中学沈涌校长,感谢复兴高级中学大力支持,感谢左卫星老师和付文治老师先进教学理念辐射果洛,并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上海的合作、推动果洛历史教师专业更快成长。复兴高级中学赵灏副校长强调,当下应更多关注“双新”教学理念的落地,她和沈校长虽为理科老师,却都提出理科老师也还应当在文科平台上了解学科发展,反思自身教学,提升自我。
其次,正高级专家讲座。主讲人左卫星老师是静安区高中历史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他的讲座《单元立意下的历史教学》既有高位的理论引领,又有下位的具体案例。在理论层面,左老师从上海编订的《中学历史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书出发,介绍单元教学提出背景、单元和单元教学理解、单元教学与课时教学、单元教学设计步骤等。在实操层面,左老师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醒大家关注以下几点:1.单元内部,例如纲要下册《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两课之间的关联。2.单元之间,例如纲要下册前三单元可以从“文明”角度思考,文明发展从点到片到面的趋势。3.单元与模块,例如《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和《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被编排在选必二,需要从经济角度思考交通和医疗。4.单元标题中的关键词,例如初中《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思考:中国道路为何还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道路“特”在何处?5.模块说明的启示,例如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需要关注“权力分配”与“制度运行”。整个讲座关注单元教学的实践落实,大量案例具有实操性,分析总结启发性,获得线上线下老师掌声阵阵。
再次,与会教师交流。复兴高级中学顾超平老师分享了他的“运河”教学案例,他认为运河不仅关乎选必二教材交通这一单元和选必一教材货币和赋税单元,也关乎政治中心转移和运河遗产保护等教材内容,他认为值得对教学单元进行革新、重整,并谈了自己最近的教学实践成效。北虹高级中学戴骋浩老师分享了他的教学经验,他从国家形态的主题视角将《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分为三部分:第一课早期国家、第二课早期国家转型、第三课和第四课聚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在单元教学的落实上积极探寻下沉策略,感到对整个备课组产生积极地提升效果。复兴高级中学历史组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付文治老师特别准备了《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微报告。付老师提出,要“知”高考命题,即情境立意、能力交汇、运用知识和自主建构;“行”日常教学,即问题情境、素养核心、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要关注两个文本,即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付老师还结合“中华法系之难解”“春秋战国之教学主旨”和“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案例进行深度解读。果洛州大武民族中学祁丽欣组长就半年来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困惑:由于民族学生语言障碍,如果进行单元教学,学生跟不上;如果回到传统课时教学,教材上不完;究竟该用单元教学,还是用课时教学?左老师认真做了回应:只有学生跟上老师思维的课才是好课!考虑到民族学生语言问题,建议削减内容、降低难度,不必纠结于课时教学或单元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付老师也补充说,降低难度并不等同于知识填鸭,还是希望在情境建构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进入历史,建构历史,表达想法。沈涌校长也表扬了大武民族中学历史组,认为是一支积极向上的团队。
本次联合教研,不仅增进了两地四校的友谊,建立了长期交流的机制,还激发了与会老师的思考,对于单元立意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识和实践路径,对以后的教学实践和教科研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沈涌、赵灏两位领导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参会教师倍感温暖。大家都期待以后不断地的交流共进!
撰稿:金梦霞
审稿:付文治、刘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