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学校迎请13届毕业生杨洁萌学姐为我们带来课题方面的专题讲座,杨学姐本科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目前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博连读班。
这段令人啧啧称奇的逆袭之路竟完全依赖于——课题。课题研究是对于每一位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掘。然而往往提到课题,扑面而来的就是零零散散的知识盲区,成千上万晦涩难懂的文献以及剪不断理还乱的异样数据。我们该做什么?怎么样去做好?一串串疑问都在杨学姐亲切幽默的叙述中一一揭开。
【学姐传授论文攻略】
○万事开头难,一个恰到好处的选题往往能成为助力。从兴趣偏好着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阅读大量文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思考寻找不同的研究方法,新颖的研究角度。
○一篇清晰明了的摘要与一套逻辑完备的结构是论文的必备品。写论文比得不是字数的长短而是思路的缜密与精巧。短小简练的文段自然是比冗长繁杂的文章看上去更加心悦。
○对于格式的规范整改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统一的内容标准才会使得每一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仅凭内容论高下。
○一篇完备的论文仍然不是学术的终点,不断改进,并用言行传播思想才是学术的制高点。所以,论文的答辩环节可谓是点睛之笔。熟悉自身论文是前提,在教授面前自信地表达想法,虚心地接受建议并积极改正,才能为自己的论文添上更精彩的一笔。
杨学姐最后说:“学术之路非坦途,吾辈欣然共赴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篇文章历经打磨才能成其全,正如我们的人生需要千磨万击才能成其广。
学生感悟
从研究课题的目标设立,过程准备,到最后的论文写作,根据大学期间全心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与积累的经验,学姐耐心地为我们娓娓道来。四十分钟的讲座令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帮助大家理清了研究课题的思路,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高二(3)班 颜好好
今天我有幸听了13届杨洁萌学姐的讲座,受益颇深。学姐虽在高考中失利,却能把自己对经济方面的兴趣和研究精神放在钻研课题、撰写论文上,并被保送到了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博连读。对金融方面也颇感兴趣的我,懂得了凝集智慧、发挥兴趣、钻研出更高价值产物的必要性,不禁让我在敬佩的同时再生起领悟拼搏之意。
——高二(3)班 顾昳昕
在此次讲座中,杨洁萌学姐告诉我们研究性课题应是从兴趣、从课本出发的,我曾经不太理解为什么高中生人人都要做课题,通过学姐的介绍,才发现课题其实是一次让我们能够全心全意研究自己的兴趣,也是一次明确未来学习方向的机会。学姐也向我们介绍了她做课题的经过:3个月的准备、一年半的研究、看了上百篇文献、若干次修改论文……学姐云淡风轻地描述了这一切,但背后其实藏了多少艰辛。课题最重要的是“研究”二字,想要做好课题,我们必须具有学姐这样的探索精神,因此,课题不仅仅是知识的拓展,更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与锻炼。
——高二(7)班 张楚君
杨学姐让我们知道想要写好一篇论文,多读相关文献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杨学姐的经验告诉我们读好文献的重要性。还有一点就是做好思维导图,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在答辩的过程中,思维清晰十分重要。当教授问起问题时,要根据教授的思路来,并且循序渐进,最后回到主题,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技巧。总的来说,杨学姐使我们懂得了如何完成一篇好的论文,她努力拼搏的精神也鼓舞着我们。
——高二(7)班 朱格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