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8日,我校青年教师教科研成果交流会在9109会议室顺利举行。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历史正高级教师、历史特级教师付文治老师,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学术委员会成员、英语正高级教师楼蕾老师,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学术委员会成员、数学特级教师方长林老师对青年教师汇报的教科研成果进行了点评指导。会议由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梅娟老师主持。
王潇宁(英语)老师作《“双新”背景下英语课堂中渗透学科德育策略》的论文汇报。文章以上外版新教材《高中英语》2CU1的思辨课为例,通过结合课内文本、生活实际、构建情境、小组展示交流等方式,以“具体化”“实践化”的教学方式,将英语语言作为工具,完成一堂学科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深度挖掘思辨课这一新课型在高中英语学科德育中的潜力,创设基于真实情景语境的课堂学习活动渗透德育和价值观引领,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实现英语教学知识学习和育人价值的统一。
谭心玥(英语)老师作《指向核心素养的多模态语篇教学探索》的论文汇报。文章以高中英语上外版新教材Viewing板块为例,关注了“双新”新增“看”的语言技能的概念与要求,并结合多个教学设计实例,阐述了四项“看”的策略:根据图像预测视频内容、识别例子、借助画面提示抓取信息、借助表情动作语调推断人物的情感态度,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将核心素养落在实处。
楼蕾老师建议《“双新”背景下英语课堂中渗透学科德育策略》一文中可增加体现思辨课的特点以及德育目标的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德育渗透的量化评价。楼蕾老师认为《指向核心素养的多模态语篇教学探索》的选题新颖,以课标新增的“看”为切入口,核心概念界定明确,案例详实,提出的策略有实际操作意义,同时建议文章标题范围缩小,将“策略”写入标题,文章内容要侧重深入探讨如何培养各项核心素养。
汪玥(政治)老师作《紧跟新课标落实新时代下的高中思政课育人目标》的论文汇报。文章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课为例,基于新时代下高中思政课要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任务,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文章紧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10年修订)》的要求,把准时代脉搏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引入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情境打造沉浸式教学体验,建构序列化的活动任务助力课堂思维牵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陈玉(地理)老师作《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与评价》的论文汇报。文章以“气旋和台风”复习课为例,对复习过程中挖掘并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进行了探索,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基于要素关联整合核心概念、基于时空演变分析地理过程、基于真实情境探究人地关系。
付文治老师针对《紧跟新课标落实新时代下的高中思政课育人目标》一文提出三点修改意见:(1)高中思政课的时代感要能够从两个层次,如国内国外展开分析;(2)要界定“沉浸式课堂”,并说明有关教学情境是为了学生能力的提升;(3)课堂任务的分解以及呈现要具体,最好以表格形式在论文中体现出来。付文治老师认为《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与评价》一文对教学案例进行了结构化处理,符合新课标要求,较好地运用了SOLO分析法评价课堂教学过程,另外,在论文的写作背景描述、综合思维内涵阐述及SOLO评价的针对性教学建议等方面还需要继续修改完善。
颜佳玥(数学)老师作《基于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下的试题设计》的论文汇报。文章以必修一教材为例,提出了“双新”背景下高质量命题体现在考察学生在分析问题中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能力与考察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迁移应用数学方法的能力。对此提出了命题案例一:给抽象的平均值不等式创设一个具体直观的实际问题场景,需要学生运用整体代换、等价转化的思想,自主建构所蕴含的平均值不等式的数学知识,体现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规范化、一般化思考问题的品质和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能力;命题案例二:基于未知函数特点,设计一个学生当前并不熟悉的函数,要求其分析这个函数的性质,体现了学生对于研究一个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方法的掌握程度和类比迁移应用的能力。
郑栋潇(化学)老师作《融合真实情境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的论文汇报。文章以“溶解平衡”一课为例,基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将认知冲突化为学科问题推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已有平衡知识出发,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完善新知并解决实际问题,为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方长林老师强调,《基于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下的试题设计》要深入研究高考评价方案中“核心素养”“思维能力”的两个转变,关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价值、素养、知识和能力,建议案例一使用更加真实的情境,案例二的设问可以更加开放,由学生来探究目标函数的具体性质。方长林老师针对《融合真实情境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一文提出,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所选知识和情境对学生都很有益,行文也较为规范。要注意的是,教学反思需要更加深刻,教学设计要更加体现生活中的真实情境。
本次活动搭建了青年教师与学科专家的交流平台,研讨了“双新”背景下各学科落实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充分发挥了教育科研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撰稿:常丽霞
审核:赵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