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高中历史付文治学科高地在复兴高级中学举行了主题为“进阶学习 问道历史”的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特邀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中学历史学科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於以传老师点评并做报告。本次会议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科教学能手进行三年发展规划分析,第二部分是於以传老师为学员们带来的有关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讲座。
11位学员的分析,展现了教学能手们对历史教学的热爱与钻研,对于“双新”教学形成的基本认识与理解,以及对自己未来三年的学习的有效规划。学员们在分享中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几个核心问题:如专业知识的储备、课堂教学的塑造以及科研能力的强化。
针对老师们提出的一些共性问题,於以传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於老师说,以往教师任职满五年,就可以称得上是老教师了。这里的“老”指的是教学基本风格可能在这时会定型,教学成熟的另一面就可能存在墨守成规的风险。老师们都有在教学方面进阶的愿望与诉求,在自我分析中主要提到了读书、教学、命题和教科研四大方面。对于读书问题,如果带有太强的功利目的,就会把这件事变成了一种负担。读书有泛读与精读。既要花功夫苦读经典著作,看到名家写作背后的思想方法。也不能忽视泛读的重要性。我们现在的教学与命题都强调历史情境,广阔的阅读拓宽我们的事业,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与生活经历,连通教学与命题环节。很多时候教学与命题的生活情境就是通过我们的广泛阅读获得的,教学与命题也是互通的,一道优秀的题目是可以和教学环节转化互通的。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案例的收集,从阅读中发现教学与命题的有关问题。对于自己的教学要注意,要想办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找到切入口,充分利用身边一切资源,如场馆、乡土、社区等,都可以去做一些尝试,重点突破。
於老师以《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中需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兼说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与进阶》为题,与学员们一同分享双新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问题。於老师首先为学员们介绍了上海自2003年至今的历史教学与学习方式的研究发展历程。从彰显史学方法到把握内容主旨,从学史重方法到教学有中心,在完善历史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做到知识及认识的结构化、习得思想方法的序列化、导向学以致用的情景化和彰显人主体地位的过程化。这一系列探索是极具历史意义的,为当下统编教材的教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下研究的一些热点如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深度学习等都可以在近二十年上海历史教学研究的发展历史中找到印记。关注初高中教学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面的衔接与进阶,已经是当下历史教师在展开教学时的必备意识。那么如何实现衔接,在凸显双新要求下进而达到进阶呢?於老师为学员们提供了四条重要的实施路径。
第一,把握学业质量及其水平要求关键概念的内涵。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标准中指出,要“了解历史发展中的各种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历史发展的古今联系、不同史事的因果联系、不同领域的横向联系和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在联系的基础上,简要说明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能够在自己的叙述中加以体现。而在高中课程标准关于时空观念的质量描述,出现了一些重要概念,如“时空框架”“时空尺度”“描述”“论述”等。在这里,课标体现了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与进阶关系。於老师选取了一系列教材文本案例,提请学员们思考,对于描述中是否也存在论述?这样的现象也存在于课程标准关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质量描述中。而要回应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这些新要求,对于教材文本的准确解读至关重要。於老师就此提出了第二条路径。
第二,养成运用文本解读把握主旨落实目标的习惯。於老师列举了一系列初中与高中教材中的原文,抓取了文本中的重要关键词,带领学员们一一解读教材文本背后的微言大义。提醒学员们要注意联系比较单元标题、单元导言、课的标题、课的引言、目的标题、课文正文以及教科书中的各类栏目。突破教材文本,把握内容主旨。
第三、侧重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创设选材设问的情境。於老师指出,选材与设问共同构成了学史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史情境的创设是为“主旨”和“目标”服务的,应当强化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热点创设情境,学史情境要着力体现史学思想方法的引导与迁移,创设情境的本质,是为体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针对以上论断,於老师给学员们带来了多种类型的试题案例,强调命题可以注重从社会热点、生活经历等方面展开。鲜活有趣的案例极大地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激发了老师们未来命题的新灵感。
第四,凸显历史过程叙述对于完善学史方式的价值。这一部分还是从历史叙述展开,於老师提请大家注意,历史过程的叙述具有双重意味,既是客观历史的发展过程,也是历史的认识过程。所以,“过程”中隐含着背景、条件、原因、影响、作用、意义等。“过程”中隐含个体或群体命运与历史发展大势的内在关联。叙述中的遣词、造句、条理等成为史学思想方法培养的重要内容。“过程”中隐含着叙述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要注意从“过程”示范逐步走向学生的模仿与迁移。双新背景下内容多,时间紧,就更要注意叙史见人,论史求通,学史重法。於老师通过分析典型教学案例,指出以核心人物的历史叙述作为课堂线索展开教学,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於老师的这场讲座持续近三个小时,直击一线教师课堂教学与专业发展的痛点问题,为学员们提供了大量案例,覆盖内容主旨拟定、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学环节的设计、命题评价的思路等诸多方面,全面开拓了学员们的教学视野,为学员们之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最后,付老师带领基地学员们向於老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付老师指出,於老师的讲座正好呼应与解答了前面11位学员们所提出的最真切问题,在双新背景下的教学、命题、教科研如何展开,在於老师的讲座中都给出了直接的回答,希望学员们回去后好好总结,提炼讲座精髓,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修养。“进阶学习 问道历史”,对于历史教学的问道,我们始终在路上。
撰稿:付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