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我校参加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高中组)创建成果交流与研讨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2-12浏览次数:0

       近期,我校作为虹口区第一所上海市信息化标杆培育校,参与了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主题为“数字化助推育人方式转变”标杆培育校(高中)创建成果交流与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分享数字化赋能背景下教学变革的优秀案例,以及在教、学、管、评多维度的创新探索和经验,进行区域辐射。


       活动伊始,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致辞。王主任指出,上海作为全国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地区,肩负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的重要使命。学校要把握全局,基于全球视野,开辟实现数字化转型多样化、可复制的路径;要以问题为导向,深挖学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真实问题,积极思考改革方向;要坚持推广数据实证,打通数据系统发挥数据在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最大作用;要扩大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公平,创建示范场景,进行成果推广。从战略高度加强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确保数字化转型的协调推进。


       之后活动进入公开展示环节,在陆磐良校长、奚骏老师、地理组老师们的倾情指导下,我校常丽霞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开设了《常见的气象灾害——台风》数字化赋能公开展示课。依托两个WebGIS信息技术平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和“Wentusky风雨气温图”,开设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地理课。以“梅花”台风为真实情境,带领学生通过信息化工具解决真实问题,分析真实情况,并最终通过可视化的形式解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强降水的原因,学生在协作过程中不但收获知识,更提升了信息素养。我校胡思骏老师、任驾御老师赴现场做支持与拍摄工作。




       同时我校奚骏老师带领的信息技术研修团队中,黄小媚老师开设了一节名为《计算机世界应用之智颜AI》的公开展示课。复兴高级中学的奚骏老师和齐幼娣老师参与了备课指导。课程内容从"人脸会场签到"引入,通过体验人脸检测、比对和五官检测三个递进的环节,利用有鸣AI实验室平台完成人脸到五官的识别过程。通过逐模块调试,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图像识别过程与计算机视觉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活动最后,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洋对相关展示和活动进行了点评。首先王院长肯定了各校在数字化赋能背景下做的先驱先行的成果,也更希望成果能够辐射到区域学校。他强调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大数据、VR、AI等技术支持个性化学习和共建学习空间;其次,标杆校采用数据驱动的智慧教学模式,以数字基座助力教育模式变革;并且关注校园特色和创新的融合,比如数字赋能计划、科学教育与数智技术结合等。


       教育数字化转型确实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和优化的过程,复兴信息化团队也在不断践行: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探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次活动也为未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很多的启发和方向,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会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在教育领域的优势,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