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木苍翠,夏意正浓。7月3日上午,我校立达学部同济班同学集体前往同济大学四平校区参加“创新引领,科学筑梦”同济大学2023年中学生科技夏令营开营仪式。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济大学在多方支持下开展此次以了解学科前沿,培养前瞻性思维的活动作为发展交流的平台。
本次夏令营内容分为四个板块:特色课程及专题学术报告、参观科研实验室及科普基地、课题性项目研究性学习、交流讨论及收获分享。其中特色课程分为人文、车联、非遗建造、环境科学四大课程,学生们可选择感兴趣的学科并收获高质量教学。
随后由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校长张哲人校长作为中学校长代表致辞。张哲人校长希望此次夏令营能让同学们把课本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把个人抱负联系于国家,体会同济大学“同舟共济”的思想并纳入自身行动,发扬青春无畏精神。
接着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员贾良玖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代表发言。他从学生视角分享了自己在同济大学学习创新课程并为国取得荣誉的经历,表示在学习课程过程中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查阅文献能力,提升对工程学科的兴趣。贾良玖老师认为当今世界不缺乏解决问题的人,而缺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培养后者的关键就是不断试错,自主思考。
我校魏政杰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表达了对本次夏令营的期待与自己对夏令营的看法:这是一次求真求实之旅,一次播种希望启迪思想之旅,一次改变与蜕变之旅,一次展示形象之旅。魏政杰同学相信本次研学之旅将会成为一段收获满满的难忘回忆。
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校长为本次开营仪式作结。童小华校长提出对同学们的期望:胸怀国之大者,追求卓越,承凌云之志;传承百年文脉,坚韧不拔,铸同济之本。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创意,感受同济大学真诚关怀。
当天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为同学们作了题为《从土木工程到土木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的四次飞跃》的专题讲座。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土木工程历史中的数次飞跃,从数字化赋能、隧道智能建造、智能防灾减灾等多个贴近实际生活的角度,描绘了以土木信息工程执牛耳的第四次飞跃的美好前景,我们面对的是将传统建造与智能技术相结合的BIM体系,未来的土木专业学习将由数学,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组成,顺应了如今的智能时代。经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土大工程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对土木工程的兴趣,也希望将来有机会进入同济土木专业就读。
为期六天的研学之旅已经开始,祝大家都能培养出梦想的枝芽,经历寻找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悟探索科学的魅力。
科技夏令营,启动!让我们用青春的激情,开启暑期的篇章。
撰稿:吴心洁
审稿:薛建国 翁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