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号下午,我校立达学部学子前往来歌堂,聆听了复旦大学数学科学院陆立强教授的讲座。陆教授以《从大学观点看数学》为题展开,分三个板块详细叙述。他先以学生间流传的两个段子引入,说明数学是难倒同学的“拦路虎”,同时也是“敲门砖”,因此我们更要以合适的方法来学习数学。
陆教授首先用形象的文氏图展现了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的不同占比,再逐个介绍。微积分在他口中不再是让我们头疼的竞赛题,而是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创造,微分是过程,微积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面积为例,初等数学只能算出任意多边形面积,而微积分则能算出曲边图形面积。一定积分与不定积分,多元函数与偏导数,常微分方程,重积分……一个个新鲜的名词扣人心弦。陆教授深入浅出的讲学方式,不时配以生动的例子,让同学们对未来将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
紧接着,陆教授从类别、知识、方法、依存关系四个方面入手,总结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内容:概率统计、几何、函数,再列出解决方法:演绎法、反正分、数学归纳法,让我们在重温旧知的同时拓宽思路。陆教授还引导我们认真学习“函数”这一章节,打通“不等式”、“三角函数”知识,这些重点章节不仅是在高考中一鸣惊人的关键,在今后仍发挥着用处。
在讲座的最后,陆教授向我们高一学子提出了几点数学学习的建议:1.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盲目地重复练习只是“无效刷题”;2.求解过程要有逻辑性,可以在平时多观察老师的解题思路,恰当的“即要证”、“不妨设”便会是试卷的亮点,使批卷老师赏心悦目;3.要与证明题做朋友,在尝试中寻找方法,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半途而废。
演讲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其中陆教授针对“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衔接时要注意什么”的疑惑给出了详尽解答,并重申了高中学习的两个重点:不等式与函数,提醒同学们务必熟练;面对新知,也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有畏难情绪,积极思考、理解才是正确做法。
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都意犹未尽,受益匪浅。
感受数学魅力的同时,希望同学们能一直保有对数学的热爱,趁现在抓紧时间夯实基础,为未来的高等数学做好准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撰稿:高一6班 安可心、徐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