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同济大学张坦贤教授为我校学生做了一场《筑土为屋,架木为桥》的讲座。张教授围绕土木工程学习的内容、高中生需要做的准备、未来土木工程的职业发展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张坦贤教授是同济大学的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是一名作为拥有多项工程师、建造师等头衔的专家。张教授讲述了自己负责多项国家规范标准编制和担任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璀璨成果,也强调了考取证书的重要性。张教授通过央视报道自己“中华第一移”与“中华第一改”的新闻,向我们阐明了土木工程对于移除危楼,促进城市持续长久发展的深远意义,以及土木人须有工程脑袋和科研精神。
张教授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具体内容。土木工程是“衣食住行”中“住”和“行”的直接提供者,是人类梦想家园的构筑者。土木工程的实质是创造或者“制造”一种特定产品的过程,将学生培养成为这一产品的设计者、建造者和管理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基础工程与地下工程、道路工程、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知识要求方面,土木工程专业除了要求数学和自然科学、工具方面的知识之外,还要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张教授强调,未来想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高中生,高中阶段数学基础要扎实、物理知识至关重要、计算机知识和化学知识都要学好,还有学习好英语也是非常必要的。张教授特别强调了大学心理学的重要性,将心理健康置于首位,对土木学生,对每一位求索者都终身有益。
张教授继续带领同学们走进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院创于1914年,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四个二级重点学科的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土木院校,秉持“兼容并蓄,求实创新”的宗旨,在2016年的学科评估中获得A+,并从2017年起连续4年ARWU软科学科排名世界第一。张教授随后展示了招生示例,指明从2024年起要求理化双选,为有意向报考的同学指明了方向。
张教授在讲座末时调侃道:土木工程专业长久不衰、不断创新,“前途”和“钱途”都非常可观。但在其背后,土木人肩上亦着崇高的使命和担当。张教授带同学们回顾了上海莲花楼倒塌案例,展现了土木人如履薄冰、夜以继日地完成“天下第一纠”特大型纠偏改造工程,使楼房改“斜”归正之艰难。讲座结束前,张教授对于报考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表示欢迎,回答了同学们关于理科学习技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踊跃提问,并勉励大家吃尽人间苦,一定有大福,“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张教授带来这场内容详实的讲座,并纷纷写下自己的收获、感想与建议。
土承天下,木载苍穹。无论是否选择土木工程专业,我们都应发扬土木人的精神,既仰头畅想美好梦想,又低头脚踏实地,如此方能筑成我们梦想旅途上的高而不危之大厦。
学生感受:
同学1:通过讲座我明白了针对自己的心仪职业,大学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也明白了现阶段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干货很多。
同学2:我了解到了关于土木工程学院的方方面面,对自己未来学科的选择更加明确。
同学3:不只是土木工程还是其他学科,都需要过硬的学科素养、成绩、健康的身体和心灵、负责任的态度。这对我未来的方向启迪颇大。
撰稿:高一(8)班 文馨
高一(8)班 葛健凯
高二(3)班 钱心宇
审稿:刘俣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