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培训① | 我校启动暑期培训,首场关注学生五育发展,解读教师二次成长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08浏览次数:0

        2021年7月1日,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上午全校教职工共同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怀着庄严而激动的心情,拉开了我校教职工暑期培训的序幕。下午,我校邀请到上海市新纪元双语学校李海林校长前来为我校教职工作报告。李海林校长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师导师,曾任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洋泾中学校长,他结合当前教育部“五项管理”文件的出台、关注学生“五育”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教师发展需求,以教师职业成长的痛点为切入点,为全校教职工带来了《教师二次成长论》的精彩讲座。


        李校长先从总体上解读了教师成长的规律,对教师二次发展论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教师的职业成长会经历两个发展期,即第一次发展和第二次发展,两次发展期之间的阶段称为高原期,只有当教师跨越高原期,进入第二次发展阶段后,才能逐步发展成为卓越教师,成为行业的领军人才。紧接着,李校长详细解读了教师进入第一次成长期的标志,指出在这一阶段,教师是以钻研教材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以对教学基本方法和步骤的掌握为热点,以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的,以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人格认同为难点。李校长强调,教师的第一次发展期是以对身边同事的模仿开始的,逐渐积累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可以完成,但随之而来的高原期,就变成了大多数教师的职业瓶颈。


        李校长详细分析了教师进入高原期的诸多标志,如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认为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不在自己而在外部、从同伴处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开始关心教学理论但认为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完全说服自己、普遍感到工作疲惫和职业迷茫等,并对高原期教师的心智特征和局限性进行了高度概括。李校长总结道高原期对教师具有自蔽性,会沉重打击教师的专业自信心和专业认同感。之后李校长从教师第二个成长期的特征入手,从五个方面,对教师如何跨越高原期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读书是教师二次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学反思是教师二次成长的关键,课例研讨是教师二次成长最有效的途径,参加学术研讨会是教师二次成长的重要契机,写作是教师二次成长的“关键性的一跃”。这给予了我校教师极大的启发。

        在长约三小时的报告中,李校长充满激情,讲述了许多生动的案例来论证教师二次成长发展论,为我校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点明了方向,提供了蓝图。李校长的讲座也标志着我校教职工暑期培训首日的顺利结束,相信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全体教职工定会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为学校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撰稿:陈玉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