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炎炎夏日,妍言教学研究——复兴高级中学暑期教师培训(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8-27浏览次数:0

        2020年8月26日下午,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丁妍教授进行了《在课堂教学中探索研究问题》的专题讲座,以期老师们通过学习,提高改变课堂教学的行动力,提升教学能力,顺利展开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讲座从教与学矛盾、什么是教学研究、研究问题设计三方面展开。丁妍教授以一个课堂观察案例作为开场,通过和在座教师互动,于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丁教授以大学教师和高中教师的共性——面临“如何提升教学能力”的问题为抓手,展开了关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现问题”这一议题的探讨。基于对疫情期间教师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行为变化的反思,丁教授指出了当前课堂中教与学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的两个问题——一是学生未对教师的精心上课产生积极反应,二是学生陷入低水平学习。紧接着她从学习的本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指出学习是认知能力和行为上的变化。当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时,便产生了高质量的学习。所以评价一堂课是否是好课的标准并不在于课堂活动是否足够精彩,学生参与是否足够活跃,而是学生是否会在课后进行持久的学习。

        丁妍教授对学习本质的探究为接下来探讨关于什么是教学研究做了充分铺垫。她从三个问题——“你是否在重复别人的观点?在推导结论的过程中有没有做过科学调研?你的结论是靠脑袋想出来的吗?”——引人反思,进而说明了教学研究的特征:真正的教学研究会产生新知,并给读者带来新的冲击。在教学研究中,素材往往来源于实践。

        随后丁教授和在场教师们互动探讨如何设计研究问题。丁教授呈现了教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框架,把研究问题共分为两类,第一类是“what is”问题,第二类是“what works”问题。经过详细的理论阐释后,丁教授带领在座教师重新回到最初的案例,尝试进行基于基本框架的研究问题的设计。

        最后总结时,丁教授对教师提出了教学研究建议,并做了拓展,组织在座教师共同观看了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平台的优秀微课作品“若为自由故—初探自由度”,体会应从哪几方面设计一堂好课。

        丁教授通过结合理论和实操性案例的分析,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给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一名中学教师想从优秀走向卓越,需要更关注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敏感,善于发现研究问题,从多方面入手设计研究问题,运用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利用研究结果助力课堂教学。只有改变教学行为,不断进行自我优化,提升综合素养,教师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适时调整好自己的角色,适应今天教育的发展。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