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9日的下午,复兴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相聚1806会议室,在上海中学特级教师况亦军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主题为“双新背景下的数学深度学习”的研讨交流活动。
况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统编教材编写、审查、批准、改动的流程,指出教材是国家事权,依法教学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不大。接着,况老师谈到单独成册的数学建模教材素材很多,可能是上海教材走向全国的一个机会。随后,况老师和我们数学组的老师们一起交流讨论了在目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问题,即许多老师上课时语速很快,板书或者PPT上的字密密麻麻;很多学校的教学进度快马加鞭,一直延续着高三复习一整年的习惯。这个问题的抛出使得在座的教师们都深有同感,新课程新教材增加了不少教学内容,更是使得这一情况有些失控了。况老师举出了两会中人大代表质询值域一节的教学难度很大可考试难度并不大以及网络上关于外婆和姥姥称呼的争执这两个例子说明教育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焦点,而目前学生的学习负担很大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推行新课程新教材的背景之下,高考将体现新意图。疫情期间空中课堂高质量的课程也向我们展示了如果教师们都能够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理念,整体把握课标对于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学业质量的标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不用那么多的课时就能完成教学目标。最后,况老师以他自己设计的一些题目为例与我们讨论了做题和探索之间的关系,指出我们可以在习题的设计当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比如,在习题设计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只给出题目的条件而让学生自己决定要求解什么,或者换一个视角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知识和逻辑顺序,以此培养学生们一题多解的能力以适应这个多元化的社会。
况老师的交流分享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意识到若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也许并不需要多么繁复或者高深的举措,在平时的习题设计当中多花心思,更多地加入自己的思考,也能够以小博大,实现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深度学习。
撰稿:颜佳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