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立达学园”新生夏令营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16浏览次数:0

        2021年6月29日-7月10日,我校“立达学园”新生夏令营活动顺利举行。在新高一学部的组织和安排下,共有142名新生参加活动,体验了数学、历史、劳技、游泳、物理、化学、生物、编程、电视新闻等课程。同学们融入美丽的校园,初探高中课程的魅力,结识新的伙伴,也收获了巨大的成长和宝贵的经历。让我们再次回顾“立达学园”新生夏令营的精彩画面,听一听同学们的内心感悟吧。

开营仪式

        陆磐良校长面向全体师生介绍了“立达学园”新生夏令营课程安排以及选课方案,并对学生提出期望,鼓励他们在活动中仔细品味高中生活,结交新朋友。随后的“破冰环节”,班主任组织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并完成选课,拉近了同学们的距离。


专题讲座

        语文教研组长刘明海老师为学生做主题讲座,深刻剖析了语文与数学、英语、历史、科学等学科的关系,介绍了复兴的校园文化,让同学们领略了语文的学科魅力,也增添了语文学习的信心。


        数学组施晓明老师的讲座“如何学习高中数学”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施老师层层递进,从“如何学习”讲起,阐述了学习的过程是观察、模仿、思考、实践这一观点,表示第一次的实践不一定成功,于是便要就实践的结果进行反思、改进,再进行实践。其次,是“如何学习数学”,他认为只有对这门学科感兴趣,才有动力完成更深入的学习,那些解决困扰人类数百年的数学问题的伟大数学家们,正是因为对此颇有兴趣,能够树立目标,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最后,施老师用几句箴言点明了主题:学好高中数学,要摆脱思考的习惯;学会分析题目;时刻反思;开发创造与创新的精神。



课程及活动体验

        “立达学园” 新生夏令营包含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为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更好地完成初高中衔接打下了基础。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课程中,老师们带领学生领略文学之美,体验学科乐趣;心理课上,学生们实现自我认识和相互认识;劳技课上,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令人满意的作品。物理、化学、生物、编程与电视新闻五门选修课程中,同学们分小组解决问题,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在炎炎夏日,游泳课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课程,同学们在泳池中学习、畅游,不亦乐乎。


学生感悟

        数学课上学习的内容不仅有高一即将学习的集合章节的知识;对有理数的拓展;对绝对值、根式、多项式的深入研究;还有利用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高中阶段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方程等问题;投票问题的数学建模等丰富内容。在课堂上,老师鼓励我们积极思考,展示答题思路。颜老师的数学课,为我们推开了探寻高中数学世界的大门,不断探求数学与哲学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关联,令人熟思良久。

        历史课上,倪老师从跨越四千年的“五星相聚”,到《易经》《推背图》的神奇预言,再以美国的贫富差距角度切入,与我们探讨了跨学科视野构建大历史观的思维模式。幽默又深刻的讲述,让我们为高中历史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了解到“百年未有之变局”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劳技课上,大家在仇老师和陈老师的指导下一起用雪糕棒制作相架。零散的雪糕棒在我们的巧手下慢慢拼搭成手工相架,第一天的框架制作后,第二天是焊接电路,不少同学都是第一次尝试,从开始害怕被电熔笔烫到,处于懵懂不知所措的模样,一直到慢慢熟练,一点点尝试,独立完成电路,小灯亮起的一刹那,我们是又欣喜又松了口气。


        游泳课是同学们期待已久的。教练将同学们分为“基础班”与“提高班”。“基础班”的同学从憋气学起,虽然途经百般挫折,但同学们仍不放弃,不气馁,坚持完成每一项训练。“提高班”的同学在经过测验后开展了一对一的游泳比赛,蛙泳、蝶泳、自由泳,百般泳姿争相而出。拍打起的浪花在空中碎成水沫,透过阳光的折射,如同飞扬的碎钻。水的气息激发起同学们高昂的兴致,游泳课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


        推开3310物理实验室的木门,在这间力学实验室内,同学与包老师正积极地对物理实验展开讨论。在经过组队、讨论后,29名同学便分为六组对“研究影响竹蜻蜓飞行高度的因素”这一课题进行阐述。每当同学们提出一点新的影响因素,老师便对设计研究该影响因素实验的过程与设施展开追问。一开始,同学们因长久处于理想型实验思维定式而无法拓展思路,但经过包老师引导,大家渐渐大开脑洞,纷纷提出自己的构思与实际操作方法。一个半小时的课堂时间飞逝而过,通过课堂学习,同学们提升了对设计物理定量研究的严密性与可操作性的思考,收获颇多。

        化学精准定量实验同样令人思路大开。同学们首先交流了如何测定小苏打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大家众说纷纭,其中不精准的、有所失漏的,操作便捷的、方案繁琐的,陶老师都一一将各小组的方案中的优缺点指明,并提出修改意见。接着,同学们在陶老师指导下研究了一个新的实验课题——测定五水硫酸铜在加热过程中的失水量。这个在初中考试中的计算题常常出现的题目,如今要亲手进行验证,这令同学们激动了起来。测定好原五水硫酸铜的质量后,进行蒸发操作,再进行称量。令人惊喜的是,所得数据与理论计算所得数据相差无几。同时令人困惑的是,这微小的误差出在哪里呢?化学实验总是充满着意外与困扰,奇妙的化学变化凭借着自身魅力,吸引无数学子进行学习与研究。

        在生物创新实验室中,李老师带领大家种烟草,组装盆栽、移植种子、滴水培养,大家亲身动手操作,了解植物特性,也获得了乐趣。另外,同学们还一同观看了关于植物学家钟扬的纪录片,被我国科学家的专业与敬业所折服。同时,关于“探究麻雀是害怕戴口罩的人还是不戴口罩的人”的趣味探究也引发了大家的兴趣,踊跃参与。

        编程课程是一项奇妙又考验耐心的科目。张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Python语言的奥妙之处,接着便公布了制作个人“词云”的编程任务。张老师首先就代码部分做了示范,同学们的键盘下敲打出的不仅仅是一组组代码,更是一点点成长学习的脚步。到了决定“词云”主题文本时,大家更是脑洞大开:NBA球星介绍,“云”的百度百科……随着一口口因程序成功运行而松下的气,有些同学就逐渐紧张起来了:程序提示代码有误、做出的效果不似预期……意外状况层出不穷。张老师耐心地对提问求助的同学进行逐一解答。渐渐的,所有的程序都成功地运行起来了! 


        复兴电视台的活动格外吸引人。在沈老师的介绍后,我们观赏了复兴学长学姐的优秀作品,并下定决心完成自己的小小目标。分好组,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分配任务,摄影、采访、文案,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同学之间的气氛瞬间又融洽了不少。


撰稿:潘敬茹、王桧、张欣瑶、王佳宁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