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学在复兴:学什么?向谁学?什么标准?”——复旦大学方家驹教授为我校学生作专题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1-18浏览次数:0

        11月16日下午,我校全体高二学生于来歌堂聆听了复旦大学方家驹教授有关“学在复兴:学什么,向谁学,什么标准”的讲座。讲座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教授由此结合当下社会现状和教育的发展为我们详细分析了如何在高中生活中提升自我,并对大家给予了厚望。


        方教授是复兴校友,自他1957年进入复兴高级中学已过去整整65年。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深切体会到未来的成果与高中所得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进入一个好高中十分重要,而复兴就是他眼里的“好学校”。教授提出,高中可助我们迈向专业人才,进而使我们成功进入理想大学和专业。而正处于青春年华的我们也不应只着眼于现在,俗话说:“聪明人下棋看三步”,每个人都是渐进式的,我们应把目光放长远,关注到大学的学习、未来步入社会的进一步学习和如何为社会做贡献。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方教授指出,大学检验高中的教育成果、社会检验大学的教育成果,我国高等教育来源即高中。“学什么”的答案即是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学会学习”、“学习做事”、“学习做人”。持之以恒、思维敏捷、勤奋好学、身心健康等是我们学习时的必备条件。


        学习的对象一是课本和书籍。方教授提到,书本是人一辈子的老师,里面的内容值得我们反复推敲打磨,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教材编写者和高考命题老师始终秉持“学术有造诣、教学有经验”,兢兢业业投入教育事业。现在的教材总结了无数经验,经过长期考验成为经典。他提出,中国教育不止要让学生把基础掌握扎实,还要大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因为相较过去“基础、综合、难度”分别占比为“532”的高考,现在的高考命题更加灵活,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变得十分重要。

        第二是向身边的老师、同学等学习,教授通过几个例子告诉我们老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又讲述了自己学生时期与同学互助学习的经历。第三是在实践中学,高中实践学习的机会很可贵,同学们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切不可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他告诫同学们不可满足于当下现状,可以结合教材和教辅做好预习工作,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律和节奏,真正做到会自主学习,主动“加餐”学习,才能学得好。

        方教授强调,疫情当下,就业成为一大难题。对高中生来说,未来的最低要求便是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然而社会变化太快,无数机遇与挑战交织在一起,也导致了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极度不平衡。因此尽早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极为重要,让可塑之才未来可转向任何领域发光发热。

        整堂讲座同学们认真听讲并记录,几位同学积极向教授提问。

        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现在我国的目标便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育人之本,人才是强国之本,教育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承担着引领国家现代化的使命。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能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期望,定要好好学习、不懈奋斗,在关键时刻为完成这一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撰稿:高二(1)班 许舜翌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