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余安敏为我校教师作“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智慧校园创建”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0-23浏览次数:0

2019年10月18日,复兴高级中学邀请了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华东师大特聘教授,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科技理事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综合学科委员会副主任余安敏教授,在9208报告厅为全体教职工作了题为“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智慧校园创建”的报告。


余安敏教授从教育信息化2.0行动的基本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建设路径,以及数字教材应用、智慧校园建设、精准教学、AI和智能设备、云课堂移动教学通等多个实际研究项目案例开展了精彩的报告。余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有:创建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新型学校;促进教育信息化从技术驱动向育人为本转变,从碎片化建设向系统推进转变,从脉冲式应用向常态化应用转变;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创新发展,推动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建构形成;以“发掘学生潜质、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成就学生价值”为基本目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余教授进一步指出,建设的原则是坚持整校推进、数据驱动、常态可持续发展和点面结合即在局部突破的基础上形成可复制、可共享的改革成果,建设路径有培育,评估,示范引领三个阶段。


在介绍实际研究项目案例时,余教授多次提到了“流程重构”这个词,他指出信息化环境下,传统流程和模式必然要进行改造:课程重构、教学过程重建、管理流程再造、教师专业发展队伍重建、家校协同模式重构。其中,余教授他“若将信息技术简单叠加而不进行流程重构反而会增加负担”的观点引起了教师们的强烈共鸣,教师们纷纷认可应当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设计上多下功夫。

余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教学与教育形态将会发生革命性变革。传统的由教师、学生、课程构成的三维结构将转变为新的四维结构,即学生、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教师将成为基于数字化环境、资源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服务者。因此,全体教师应积极主动参与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创新,努力提高信息素养和新技术应用水平,为建设智慧校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余教授“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智慧校园创建”的报告给了教师们很大的启发和思考,我校作为上海市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将始终坚持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发展。


撰稿:颜佳玥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