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虹口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宪法意识培育探索教学交流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2-05浏览次数:0

2019年12月3日下午,以“美好生活从宪法开始”为主题的虹口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宪法意识培育探索教学交流会在我校来歌堂举行,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展示了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



本次活动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虹口区教育局、虹口区教育学院主办,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虹口外国语第一小学承办。




原上海市教委政策法规处处长、现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王磊,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张惠虹,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鸣歧,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宗爱东,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黄丽芳,上海市教委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李进付,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伟杰,华东政法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丁笑梅,原复旦附中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方培君,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国献、《思想理论教育》杂志执行主编刘静,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思政教研员庄坚俍,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琰,虹口区教育学院院长符杰普,虹口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汤国红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由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校长、思政名师王莉韵主持。


主持人王莉韵


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琰致欢迎辞


在教学交流环节,我校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汪玥老师从高中思政课教学的角度带来了一堂《维护宪法——维护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学展示。

 


汪玥老师执教


汪老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及一系列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理解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内涵,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分析我国宪法发展的历程,了解宪法修改的进程,辩证看待根本法的地位,体会宪法对公民权利的维护,提高护法意识。作为从教第二年的职初教师,汪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与精准的课堂互动获得了领导、专家与同行的一致好评,也反映了我校“高低结合”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效。


汪玥老师执教


此外,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的童欣老师、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的任玮老师、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徐小平老师分别从小学、初中和大学思政课教育的角度带来了各具特色、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宪法意识培育课。


童欣老师执教《我们受特殊保护》

任玮老师执教《法律与美好生活》



 徐小平老师执教《了解宪法发展,培育宪法精神》


交流展示后,复旦附中原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方培君老师,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潘伟杰老师分别作了专家点评,高度评价了4位老师课堂教学,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方培君老师点评



潘伟杰老师点评


现场还进行了虹口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学校授牌仪式和2019年虹口区第二十二届“新沪杯”中小学宪法法律知识竞赛颁奖仪式。我校入选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地校,并荣获了虹口区二十二届“新沪杯”中小学宪法法律知识竞赛高中组一等奖。



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



颁奖仪式


基地校铜牌

获奖证书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鸣歧还围绕思政课建设和教师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赵鸣歧院长交流分享

活动最后,原上海市教委政策法规处处长、现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王磊代表市教委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发表总结讲话。



王磊处长讲话


近年来,我校以创建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为契机,深入推进宪法宣传和普法工作,把“法治”融入新时代“复兴人”品格塑造,构建了“一心六化三结合”的法治宣教体系。“一心”就是重点抓好宪法学习教育这一核心任务,并通过“六化三结合”方式确保宣教工作落实落地:通过课程化、系统化,把法治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仪式化、活动化,把法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媒体化、信息化,把法治宣传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推动了我校法治教育课堂质量充分加强,法治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学生法治素养有效提高,校园法治文化愈加浓厚,使法治成为新时代复兴校园的新名片


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和活动举办地,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活动圆满举办。副校长薛建国老师牵头,学生发展中心统筹实施,学校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和后勤保障中心密切协同,全体工作人员通力合作,为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效率、有温度的保障支撑。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