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戴代新副教授来到复兴高级中学,为苗圃计划的同学们带来了第二次讲座——风景园林与人居环境的建设。
首先,戴代新教授介绍了风景园林名称背后的含义——人居环境。如今的人们忙于奔波而忽略了由于工业飞速发展环境恶化的问题。风景园林这一门学科坚持 “园林包围建筑”、“用园林艺术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理念,旨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社会可持续发展。
随后,戴代新教授介绍了自己曾策划的一些项目,小到一座公园、大到一座县城的规划,通过大量实例以及亲身经历的讲述,戴教授对于整治地方环境污染的决心与提升普通民众人居环境的实践强烈吸引着复兴学子们,提起着同学们的兴趣,也增加同学们对风景园林的热爱。
最后,戴代新教授提到了风景园林的使命。贯彻实施“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方针,致力于达成风景公共享有、生态平衡,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生产力保持上升趋势的“一共三生”的叠加,也要同时保护历史遗迹、建设美丽乡村、改善生态环境,是造福人民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讲座十分成功,效果显著,课后同学们都热议着自己对于风景园林的看法以及各种的规划,也增加了同学们对于风景园林设计的热情。
高一(7)班 邱添
开场,戴教授向同学们提问,你知道的风景园林有什么?这顿时引起大家兴趣,也踊跃说出自己的想法。教授又放出几张图片,让同学们对此有更多了解,而后从三个板块开始讲座。
首先,教授说明了“风景园林”这一概念源于奥姆斯特德提出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他曾设计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但联系上一次张教授关于建筑方面的讲述,则表明该说法尚有不足。而后又讲了钱学森对我国园林设计的建议,应“园林包围城市”。不同时期人们对这概念的理解,让同学们更加期待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随后,戴教授介绍了风景园林的历史。艺术方面的法国拉斯科岩画、宗教方面的伊甸园、建筑方面的巨石阵都代表了古代人们对此的认识。真正的风景园林,从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开始,随后西班牙的阿尔汉布拉宫、意大利的埃斯特庄园,以及雅典卫城、颐和园、泰姬陵、凡尔赛宫等都是风景园林的著名作品。西亚、东方和欧洲也是古典园林的三大中心。公园运动则为此增添了革命的气息。
对于现代主义景观,主要应用于现代艺术、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而后现代主义,又包括了大众文化、生态恢复、城市更新的作用,具有多元、解构主义、极简主义等特点。
最后,教授讲起风景园林的使命,举了多个例子。公园城市项目中“一共三生”的思想,与钱学森的建议不谋而合,同学们不禁敬佩他的先见之明。戴教授讲了他做的美丽乡村项目,具体的故事激发了大家的热情。
讲座时间虽然很长,但内容不断引起思考,同学们对风景园林领域的兴趣前进了一步,期待着下一次精彩的讲座。
高一(7)班 胡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