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下午,在上外东校,全区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区学科带头人、区工作室主持人和教研组长代表围绕“加强学科建设,着力内涵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教学研讨会议。区教研室主任袁芳围绕团队建设,特别是教研组建设,单元作业“点“上突破,阐述了区域内学科建设推进情况。
2018学年我校数学教研组、化学教研组和体育教研组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我校青年教师王欣磊代表化学组,在教学研讨会上第一个发言,作题为《创新学科建设思路,突破学科发展瓶颈》的汇报。王欣磊介绍化学组紧紧围绕教研组发展,着力加强学科建设。用了一、二、三来简单概括:一个团队、两大抓手、三条途径。
一个团队:化学组拥有一支年龄结构、知识水平、职称结构分布合理的团队。围绕落实化学学科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化学组打造了一个从课程到课堂,从教学到评价,从工具到资源都能为学生发展提供全方位引导和支持的优秀教师团队。
两大抓手:两项抓手:一是学科课程,一方面优化整合,推进基础课程校本化,一方面深度挖潜,推进拓展课程个性化。二是学科教学,化学组一直处于复兴教学改革的最前沿,经过几年的探索,化学组把“高低结合”的理念渗透到每一节课中,化学组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一关键,围绕“备好——上好——交流好”,提高课堂效益。3+3模式下,化学依然是复兴学生的首选科目,选科率均在70%以上。学习成绩也十分理想:在每次区大型模拟考试中,复兴学生连续保持化学第一的好成绩,领先优势非常明显;在原有3+1模式下,每年高考化学均分在120分以上,实行新高考政策以来,等级考A率也高达50%~60%,居全市前列。学科课程与学科课堂在团队理念“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的指导下,双轮驱动,共同发力。
三条途径:学校在分析每一位教师的个性与特长,打造了三条教师发展途径:
1、打通“上课——听课——评课”,培养“教学型”名师。
2、闯过“做题——析题——命题”,塑造“命题型”名师。
3、抓好“学习——实践——反思”,造就“研究型”名师。
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化学教研组还将坚持走“H-U-A”之路,作为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即“以生为本Humanized、体现个性Unique、合作共赢All-win”之路。
汇报完毕后,王欣磊还参加了微论坛,结合自身发展的经历,介绍了学校为教师发展打造的三条途径以及自己如何在这三条途径尝试,从而迅速站稳讲台,在团队的帮助下在教学、命题和研究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和经验。面对主持人提出的敏感问题:教研组如何激励处于职业倦怠期的成熟教师?王欣磊谈到组内没有处于职业倦怠期的教师,这得益于学校和教研组的顶层设计,对成熟教师“给平台、压担子”,辅助教师找到自己进一步的发展途径,收获职业幸福感,王欣磊还向大家介绍了组内优秀成熟教师的代表张栋老师,张栋克服发展瓶颈,评上高级,步入了职业发展的新台阶。
复兴的优秀教研组、化学教研组的先进做法、复兴教师的锐意进取获得了与会专家的认可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