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第十七届上海市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大会论坛展示活动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来自全市150个项目入围终评。在过去两个月共3轮的评审角逐中,我校学子共有3个项目入围终评,为近年之最。其中,我校高二(4)班朱欣荃在本届评选终评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经过专家委员会评议,摘得了最高奖项“明日科技之星”桂冠。
朱欣荃成长感言
2019年春天,我带着自己的科创项目“智能跟踪人体活动的摇头风扇”,在第十七届上海市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获得“明日科技之星” 称号。在体验喜悦的同时,我更是通过科创项目的研究收获了知识、激发了创新、感受了力量、坚定了信心。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善于观察,乐于思考
这个研究项目的IDEA,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有感于空调和普通风扇的缺陷,从而产生的设计出一个能够跟踪人体活动自动摇头的风扇的想法,达到既节能环保又便利高效的目的。经过与指导老师等共同努力,智能人体跟踪摇头电扇的样机历时资料检索、材料和设备选择、控制方案确定、关键部件改造、系统安装调试等过程,基本具备了使风扇能够随意设定转向范围、自动单人跟踪和多人运用场景下的自主调整等三个新功能,创新设计取得初步成功。我还于2018年12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了相关发明的专利。很多好的创意设计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有时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思考,加之不懈的努力,就能让想法变为现实,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舒适美好。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享受创新的乐趣
在这个项目的研制过程中,一方面我将所学的电学、机械原理知识有效的结合并运用到实践中,同时通过课外学习进一步掌握了不同传感器的探测原理,对于工程设计的开展方式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我认识到科创项目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看似简单的人体跟踪风扇集合了机械设计、电子电路到集成软件控制等各方面专业知识和专业设备,是系统性和集成性的研究成果。然而,理论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发生偏差,需要在设计研发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纠偏、改良和完善,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目标。比如,我的智能风扇最初设计时是采用一种人体探测传感器,但是最后采用了多种传感器的配合,取得了比预想更好的结果。在研究创新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学习去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会有很多种选择方案,有时又会出现“黔驴技穷”的苦恼……我也曾经想过放弃,但转念想想又不甘于止步于此。再咬咬牙,坚持一下,也许就是柳暗花明的那一刻。
学校重视 多方助力
复兴高级中学是一个致力于青少年科创能力培养的“孵化器”。在浓郁的创新氛围里,我从高一开始就积极申报课题,从高一的餐厨垃圾分类处置、智能监控人体睡眠的手环,到高二的智能跟踪人体摇头风扇、机场驱鸟地被植物的筛选等科创项目,我都得到了老师、专家和家人的很多专业辅导和帮助,没有这些“后援团”助推,就不会有我的科创成果。尤其在智能跟踪人体摇头风扇的项目上,由于涉及很多专业,不仅需要自己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相关知识,同时也需要与指导老师一起围绕创新功能的开发,开展智能风扇中央控制器的编程工作,建立起智能风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样机组装完成后由于遇到传感器之间相互影响干扰的问题,我还专门请教了航天局月球车工程方面的专家,找到了有效解决方法。好的科创项目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力量集结努力的结果。在此,感谢复兴!感谢指导和帮助我的所有老师、专家和家人!尤其是要感谢给予我极大帮助的华梦艺老师和包鸣老师。
创新的脚步永无止尽,今后的道路还很长,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