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改进教师教学行为 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主题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4-18浏览次数:0

         白瓦红墙上,青青绿荫旁。

        4月17日下午,来自虹口区的全体高中政治教师,上海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基于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能力”研究团队,以及贵阳市政治学科带头人齐聚在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开展了一场“改进教师教学行为  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主题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专家观摩指导△

        首先,来自复兴高级中学的张燕、刘厚均教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第七课《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单元教学中的绪论课和概念课。张燕老师以时政新闻为切入点,从1981年的史料学习到辩证思考当下火热的共享单车市场,为学生搭建了第七单元的知识框架,引导着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市场与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问题。而在其之后的刘厚均老师则秉持着他一贯的幽默风格,以“机智”与“机制”一语双关,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调动起了课堂气氛。课上,他以学生熟知的“麦肯之争”为题不断追问,加深了学生对于市场运作机制的理解。


张燕老师课堂展示△


刘厚均老师课堂展示△

        在两堂精彩的公开课后,来自贵阳的政治学科带头人及其他在场的听课教师都高度赞扬了两位教师的公开课,分享了他们的学习感受。虹口区政治教研员顾旭元主持并点评到:今天两堂政治课指向了应用单元教学,指向了课程标准,指向了生活,指向了实践学习活动,指向了方法论教学,指向了培养学生能力,思想品格的提高,为今后教师改变自身教学行为指明了方向。


贵阳的政治老师分享交流△


虹口区政治教研员顾旭元主持并点评△

        而复旦附中的特级教师阎俊阐述了她对此次研讨会主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 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理解,她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最大的改变应从国家课程标准出发演变为各校的单元教学最终落实到教师的课时教学中,实现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改变。另一位特级教师陈明青则着重点评了两位教师的课堂,她认为张燕老师的绪论课有三个“注重”,即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教学方法与注重课堂的留白,而刘厚均老师的概念课则有三个“sheng”,分别是生活化的“生”,深入浅出的“深”以及有延展性有张力的“伸”。


复旦附中的特级教师阎俊分享交流△

        特级教师方培君老师立足于单元教学及未来教师教学行为发展,向在场的教师们提了三个问题:1.怎样的教学行为需要改进?为什么?2.今天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与以往有何不一样?体现在哪些方面?3.在单元教学中设计了这么多的学生活动是为什么?她说在变化飞快的今天,教师行为的改变势在必行,希望今后教师能处理好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单元教学、课时教学的问题。


特级教师方培君点评△

         “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通过此次的研讨会,各位到场教师都收获满满,相信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亦能知变而通强。

撰稿:汪玥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