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我校化学教研组组织开展特色育人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0-25浏览次数: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虹口区“彩虹计划”有关要求,探索学科融入生涯教育的新途径,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锻炼实验动手能力,我校化学教研组于10月19日(上周五)下午,面向全体高二学生组织开展特色育人活动——10g无水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混合固体中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测定。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打算在活动中争当一名出色的化学分析师。


        比赛限时一小时,以相对误差大小为标准进行评分,并按最终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由于测定方法不限,比赛现场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组同学都绞尽脑汁,希望选取最佳的测定方案。有些同学采用了原理相对简单的沉淀法,部分同学则是借助现代化的仪器进行传感器滴定法,更多的同学则选取了难度系数较低,且精度在之前演练实验中力压群雄的热重分析法。


        同学们在制定好各自的方案后,便撸起袖子加油干了起来。碳酸钠碳酸氢钠混合固体中各自含量的测定,看似是一个比较轻松的任务,但实际操作起来,同学们才发现并不简单。沉淀法的同学发现滤纸和沉淀上混有的水分非常难以准确测量;滴定法的几位则苦于固体混合物的溶液配制与定容;就连公认难度最低的热重法也出现了粉末结块和炭黑附着的情况。幸好有旁边的几位化学老师出谋划策,大部分难题都迎刃而解了。由此同学们感受到,化学分析师真不是这么容易胜任的。一个简简单单的测定,实验前也需要经过周全的考虑,缜密的设计,严谨的计算。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分析师,在实验中游刃有余,多快好省地完成给定的任务。


        所有同学都在限定时间(1小时)内完成了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测定。最终,来自高二(8)班的吴樾强和宋佳辉同学, 以最小的相对误差获得冠军,他们选取的是传感器滴定法。传统的热重法和沉淀法终究还是败给了滴数传感器+pH传感器的高科技组合,看来先进的DIS技术还确实是大势所趋。其余各组的同学也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尽管有些组的结果误差较大,但同学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展现出的团队协作力,执行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都得到了在场老师们的高度肯定。相信这次“小化学分析师”的体验也一定会让每一位参赛的同学受益匪浅。

        获得前两名的两组同学将代表我校参加10月23日举行的虹口区化学命题实验争霸赛,期待他们的好成绩!

撰稿:徐梦驰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