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究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新路径,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贯彻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的关键能力”等相关精神,探究“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教学策略,复兴高级中学在市教委教研室的指导下,携手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七宝中学、建平中学、南洋模范中学和延安中学,于12月28日共同举办“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关键能力”主题研讨活动。来自上海各区高中的教师到场共同参与观摩学习,交流探索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新路径,助力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
主题活动分为两部分:
甄别任何教育理论的真伪,课堂教学是试金石。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并非要另起炉灶,而是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不管什么样的教育改革,如果不能落实在教学领域,不能触动课堂教学,不能引起教学模式和过程的变化,都将难有实质性的成效。因此,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聚焦学生关键能力提升,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转变,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基于这个理念,复兴高级中学面向高一年级,设计了“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
本次教研活动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政治、历史和地理九门科目共18节 “同课异构”展示课。本次活动主题落脚点在“转变教师教学方式”,这是“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的前提,也是对复兴“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教学理念的再次呼应,更是整个教育界都很关注的“课堂密码”。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机智在与学生们的直接教学互动中激荡出火花,同时也是教师们交流探讨、磨课提优的至佳平台。陈永平校长表示: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并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体验和感悟理论和理念。每一次公开课和汇报课都是一次重要的实践和体验。课前的精心备课、课中的真实互动、课后的深刻反思,必然会加快自己成长的过程,这点非常符合教师成长规律。这次参加课堂展示的教师都是年轻教师,甚至有些今年秋季才刚参加工作,青年教师的加速成长总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好的课堂、充满生机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教师能否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本次“同课异构”展示还有幸邀请到上海市语文学科教研员邹一斌老师、市数学学科教研员黄华老师、市英语学科教研员汤青老师、市松江二中王铁桦校长、普陀区化学学科教研员叶佩玉老师、市进才中学蒋金珍副校长、复旦附中政治教研组长阎俊老师、市历史学科教研员於以传老师和华师大陈胜庆教授担任学科教学点评。旨在深入领会课改、教改精神,紧紧围绕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关键能力”这一主线,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用活教材,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各科专家在教师们的“同课异构”展示之后,就本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从课程价值、教材价值、课改新教材新课标等角度进行了高屋建瓴的专业点评,为开课教师及在场的观摩教师提供了课堂评价新的视点与框架、方法与工具。
《中国教育报》等国内高端教育媒体也对此次活动给予“高规格的教学研讨,低姿态的聚英热忱”的盛赞。他们表示教育改革的最大空间在课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政治、历史、地理等高中九门学科的两位不同学校的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共放光芒,教师们或创设情境,或归纳推理,或鼓励合作,或引导探究……呈现出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迸发的“精彩观念”,既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又因应课改对于学生“关键能力”“真实性学力”“核心素养”的要求,展现出一线教师对“教与学”的思考和探索,实现了从教经验的突破和教学智慧的淬炼。
复兴高级中学陈永平校长开场致辞: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水土,故能成其高。复兴对于各位关心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奋斗的“教育人”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欣喜和欢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教育的变革前景和道路到底是如何呢?这是每一个“教育人”身上的重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副教务长李沉简教授就当下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的“批判性思维”开展主题报告。李教授由博雅批判性思维班精英学生的课堂作业不尽如人意的完成情况和美国一位四年级男孩自然科学课探究主题“可乐喝多了真得会滋生大量细菌吗?”,生发一系列对国内基础教育的担忧:
我们的学生喜欢什么?
我们的学生会提问吗?
我们的学生会证明吗?
我们的学生会表达吗?
李教授用暗含沉痛的诙谐语气向会场的教师们抛出了现今教育的一大危机:学生已不想“问题”。拥有好奇心、质疑精神、有计划并能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别国小学生就具备的能力,而在我国的教育现状下,学生的这一系列能力似相当匮乏。
李教授表示,大学对于招收学生的标准改变,亦是对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的体现。什么样的人才是大学需要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呼之欲出。作为一种专门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目的在于做出更好的决策和判断事物、事情的对错。批判性思维讲求的是在吸收的同时要做出质疑,分析,评价、反思。批判性思维需要做到三个层次思维能力训练,分别是对一整套知识体系(核心知识)的掌握、学会运用证据(实验数据等)证明以及连接知识与证据之间的逻辑链条。李教授认为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并不够,我们更应引发学生的互动,学生自己要能提问,敢于质疑那些人们都习以为常的“真理”!李沉简教授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改革,期待未来教育能够培养出真正有思想力、有热情的人才。
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和诸多名校的积极呼应,也得到了国内顶尖教育媒体的热情关注,体现了大家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都有同样的诉求。“在场且相遇”,“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关键能力”这一议题在教与学之场,在学生生成之场,更在教师自身专业觉悟和智慧之场展开,这一过程没有尽头,没有完结。陈永平校长表示:一群志同道合的教育人,内心纯粹地去做一些自己热爱的事情,共同聚焦课堂教学,探讨课程改革规律,致力教师专业发展,该是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最让人激动的一件事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杏坛生辉。希望通过这样有益的探索,分享教学智慧,共襄教育盛举!复兴高级中学和在场的各位同仁将继续致力于教师职业品貌的优化和新课堂专业素养的提升,期待教育教学在未来能有新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