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下午,我校“每月一星”公开课暨虹口区高中语文“聚焦新课标 关注学习经历”教学研讨活动在复兴高级中学开展。活动由我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彭焕湘老师主持,全区高一、高二语文教师参加。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陈安然老师和高一(6)班的学生共同展示了《我有一个梦想》一课的教学过程。本课贯彻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这一要求,紧扣演讲词这一文体的核心特征“听众性”设计主问题,形成一条目标明确、逻辑清晰的“问题链”:谁在说(演讲者)——对谁说(听众)——说什么(演讲题旨)——怎么说(演讲语言)。同时设置以学生为主体的“超级演说家”环节,在学生演讲与点评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具体感知演讲词的艺术魅力。通过环环相扣的思考路径,由演说语言沉浸入情,自然升华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激起学生充分体悟“梦想”内涵,学习其为追求梦想,广博的胸怀、理性的思考和不屈的信念。在整个公开课过程中,陈老师基于学情,以生为本,或创设情境,或鼓励合作、或引导探究……既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又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实现了青年教师从教经验的超越和教学智慧的淬炼。
在随后的评课交流环节,我校语文教研组长刘明海老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堂”进行点评。刘老师指出,首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方面,以视频导入创设情境,为解读文本和落实情感目标蓄势酝情;同时在关注学习过程方面,本课立足学情,学习重难点把握得当,教师语言清晰并及时反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上,陈老师把握演讲词这一文体特征,创建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体现了对新课标的落实。但是今后在提问技巧、教学环节过渡、品味演讲语言等细节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最后,彭焕湘教研员高度赞扬了本节课“是一堂很成功的公开课”,并借此对我区青年教师表达了鼓励、支持和期望。彭老师肯定本课教学中“问题链”的合理架构以及良好的教学效果,从专业引领的视角提出思考和建议。他指出,语文课应以新课标和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核心,立足语言分析,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道。
“聚焦新课标 关注学习经历”这一议题在教与学之场,在学生生成之场,更在教师自身专业觉悟和智慧之场展开。彭老师希望我区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新课标,在舍弃中构建完整、用问题激活思维,呈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堂。
撰稿:语文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