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6日下午,我校合唱团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参加了由上海市教委举办的“上海学生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歌会”(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专场)。
废话先不说,先上比赛实况。 (请点击:https://v.qq.com/x/page/v052320ex6g.html)
这首来自内蒙古的无伴奏作品《四海》是此次参赛的自选曲目。全曲欢快、振奋、激动人心,洋溢着来自马背上的民族所独有的豪放和自豪。
此次比赛的必选曲目是每个学校的校歌。对每个复兴人来说,《复兴人之歌》虽说是每年都会作为入学教育的必学歌曲,但将校歌在市级合唱比赛的舞台上展示的机会非常少,上一次携校歌参加市级比赛要追溯到18年前。那是1999年的春天,在我校高中部迁入江湾校区一年不到的时候,刚刚组建的复兴高级中学合唱团就代表学校参加的校合唱团史上的第一个市级比赛——上海千校校歌革命歌曲大汇唱,获得了优秀演出奖。如今每逢校庆和重大场合,校园里播放的《复兴人之歌》便是当年的校合唱团录下的录音。
此次,在复兴98年迁校后的唯一一次校园大修之后,合唱团再次在市级比赛唱响《复兴人之歌》,也便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正如歌词所唱的那样,新一代的复兴人将继往开来,进取、勤奋、团结、真诚!
(请点击《复兴人之歌》链接,https://v.qq.com/x/page/i0523eedubn.html)
为了在比赛中更好地演绎作品,合唱团自6月30日起开始集训。在不到20小时的集训时间中,团员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投入到赛前冲刺,暴雨和酷暑都没能阻挡大家。高一团员都是在6月30日参加完学业考之后,直接返回学校参加排练;部分高三老团员在高考结束后开始识谱学习作品,放弃了毕业旅行和休息加入合唱团的排练。
正是所有团员的全情投入,使得合唱团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进步“神速”。由于正逢学校大修,校合唱团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只能在临时校区的一间临时教室里排练,条件非常艰苦,加之社团课的时间并不宽裕。所以正式集训之前,合唱团的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四海》还没唱熟、《复兴人之歌》更是一次都没合过。但复兴学子以极大的勇气和聪明智慧,在这不满20个小时的排练中,以最快的速度连续攻克了识谱、声乐、音准等诸多难题,还学习了《四海》的蒙语版歌词。整个合唱团的演唱水平完全脱胎换骨,最终以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形象站在了评委面前。
合唱团在崭新的3504合唱排练室集训
全新的硬件设施也是此次比赛的很重要的保障。学校翻修之后,合唱团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拥有了自己的合唱排练室。自集训之日起,团员在崭新的3504合唱排练室开始排练,同时还使用了3503音乐教室开展分声部排练。在两间教室同时展开排练,这样的条件在过去是非常难以想象的。此外,在7月5日下午和7月6日赛前,合唱团还能利用崭新的来歌堂进行走台,这着实让初登舞台的同学们找到了舞台上演出的信心。
合唱团赛前在崭新的来歌堂走台
很多老师放弃休息时间为合唱团提供后勤保障工作。合唱团负责人罗茜元老师从6月初就开始对合唱团集训和比赛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于宵冰老师在7月6日全程陪同合唱团记录从走台到赛后的全部过程,校食堂阿姨还为合唱团参赛的孩子们加班加点准备赛前午餐,为孩子们站脚助威。
合唱团指导老师在后台指导团员站台位置
辛勤的汗水终究能获得回报,合唱团在贺绿汀音乐厅的表现异常抢眼。一位观摩了演出的已毕业的老团员在她的微信朋友圈中写道:“当年在合唱团时从没想过fx合唱能有今天,声音出来的时候就明显把别的团远远甩在后面,老学姐留下了感动的热泪。”
的确,校合唱团曾经因为种种原因陷入低谷,但如今,她已摆脱重重阻力,破茧而出,展翅高飞。 愿这支初出茅庐的团队,经过此次比赛的洗礼后,能在未来更加成熟,取得更好的成绩!
校合唱团供稿
校合唱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