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亦是基本功——记复兴高级中学“每月一星”教学公开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02浏览次数:0

      5月25日,我校语文组罗婕老师在高一(1)班进行了题为《<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典型例题分析》的公开课,华东师范大学赵志伟教授等专家和同行观摩了这节课。

      本堂课准备期间得到了组内刘明海老师、薛颎老师、蔡谦老师、龚达老师的热情帮助,以08年上海春季高考现代文第二篇原题为素材,收集了详实的各分值例句,将“主旨、内容、结构、语言”四个维度作为着手点,最后正式开课呈现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本进行分段和主旨提炼,保留了学生的疑惑;第二部分——题型分析,罗老师结合文本将高考试卷中典型的含义题、作用题、表达效果题、概括题逐一梳理,课堂气氛轻松有序,同学答题规范初具雏形;第三部分——反思与总结,辨析了第一部分时的分歧,完整而开放式地落实了课程目标。



     课后教学点评环节中,华师大教授赵志伟老师对本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被问及“在常规文学欣赏课更容易展现热烈课堂气氛的情况下为何选择条目型的习题课”时,罗老师表示,这是依课程进度安排做出的就简选择,而且例题分析也是常规课的一种,兼备文学修养和应试能力的课堂是复兴对学生的承诺。语文教研组组长刘老师就课堂中提及的四个维度做了更进一步的挖掘,阐述了建立互通有机联系的必要性,站在宏观、中观、微观的多层视角理解文本。  

      最后,老师们对于“高中阶段日常阅读是否需要强调主旨意识”展开讨论,形成了几点共识:一、不动笔墨不看书;二、重视前言、后记、评论;三、善用现代资源促进名著阅读。复兴对学生期待很高,希望他们博览群书、拥有家国情怀,能够造福人类;更有寻常的盼望,祝愿他们略通文墨、实现怡情山水,开开心心过一生,因而在语文课堂上辅助学生理清高考答题思路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学底蕴是我们始终在探索和践行的事。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