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我校语文组詹添老师在高一(5)班进行了《故都的秋》公开课。虹口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彭焕湘老师及诸位同行莅临指导并观摩了这堂课。
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教师,詹添老师无疑是幸运的。首先,詹添老师这堂课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正是在教师发展中心的扶持与信任之下,这样一位新老师才有了亮相展示的平台。而在准备本堂课时,语文组的老师们更是对詹添老师倾囊相授。他们不厌其烦地拨冗观看詹添老师的各场试讲,并为其磨课,提出诸多宝贵建议。同时,求真学部的老师们也热情相助,帮助詹添老师调课,为其提供试讲的场地等。而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詹添老师感受到了复兴的温暖,体会到了作为复兴人的幸运。
聚焦至这堂课本身,詹添老师将品味作家个性化语言及情景交融的手法,分析景物中所蕴含的悲凉色彩;体会作家对于秋之悲凉的赞美之情,感悟其背后独特的审美趣味作为教学重点。明确教学重点之后,詹添老师提出了本节课的课堂主问题,即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表现出了怎样的个性化情感?而在此基础之上,他将课程分为“了解散文文体特征”、“分析《故都的秋》中景物的特征”、“体会郁达夫对于秋天悲凉之美的赞颂”三个活动板块。整体而言,课堂氛围紧凑有序,学生回答精彩规范。最后,在深沉的“语文味”中,在浓厚的“秋味”之中,在对于“美”的感受之中,詹添老师完整而又规范地落实了本节课的课程目标。
在随后的课程点评环节中,虹口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彭焕湘老师对本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彭老师认为,像《故都的秋》这样的经典文本,想要上好且上出新意十分困难。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詹添老师能够做到这点,实属不易。课堂的流畅度与高完成度,既展现出了教师本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也让在场老师感受到了课堂融洽的师生关系,感受到了复兴高级中学年轻老师的风采。
看新师亮相,感阅读之美。透过这节课,我们看到了复兴高级中学年轻教师的教学魅力,但我们更看到了学校对于年轻教师的扶持,看到了学校完善的培训机制。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磨砺。而相信在学校、在各位老师的关心和加持下,各位年轻老师们必能茁壮成长,日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