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去年十月,我确立了我最初的课题【快递纸箱的改造】〔旨在设计一款承受力更好,更全面的纸箱〕随即出乎意料地被选为了学校文科优秀课题。
紧接着的一个月,在孙欢欢老师的指导下,发现原来课题的单薄,重新将课题重心从〔设计纸箱〕向〔设计回溯系统〕的过渡。
此后,便进入了历时一个月的看各类论文,各类专业知识,各色环保类新闻的阶段。并在大量知识和前沿咨询的输入之后,最终确立了我的课题的转型【双收快递员APP创新设计,快递运输和回收一体化的设计构想】。
随后先后凭借本课题在孙欢欢老师、张尚达老师和张一凡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参加了【上海科创大赛】【荷兰国际奥林匹克inespo】【登峰杯】等,各有所斩获。
其中,直到登峰杯决赛之前,我都没最终实现app双客户端和管理网页的制作,因为所需的专业知识比较多,没时间研究。
于是,在学校的支持下,我得到了专业公司的帮助,与他们共同定制了app。这对我最终在登峰杯决赛答辩上得以向各位大学教授更为直观地展现我的运营流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在超时10分钟的情况下,我的答辩仍未被打断。
那就让我,一名在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的活动中得利的即将步入高三的学生,为往后的复兴课题研究者,提一些微不足道的建议:
1.最初课题的确立不能决定你的走向。
据我所知,本次许多课题获奖者都经历着像我一样,课题主题比较大的转变,而促使这种转变发生的一方面是学校老师的指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己要从最初确立的课题点为切入口,深入了解与之相关的前沿咨询和专业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课题不落入普通和不出彩的境遇。
2.用即兴演讲取代背诵式答辩。
我在复赛时的答辩遭遇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ppt播放失败〔动画设置较多,现场电脑配置较低〕,并且评委不让我使用自己携带的ppt。最开始的一分钟我真的慌了,随后在复兴演讲社半学期训练的帮助下,很快镇定了下来,开始了和评委自如的沟通和展示,仅仅凭借一份论文稿。随后我发现,这样不用ppt的和评委更加近距离和随性的交流,可以更好地向评委展示自己和自己的作品。
于是在决赛时,在ppt可以正常播放的情况下,我只使用了前面3页的研究背景,后面的内容我一页没用,直接走向评委进行演讲。
在我几次观测下来,评委真的不注重你ppt的好坏,很多时候评委都不看着你的ppt,只是翻着你的论文听着你讲,所以与其被ppt框住你的思路,不如放弃他,用自信和阳光展现你的实力。
3.积极地和同学交流
我一开始系统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和我同桌〔徐兆源〕同学进行讨论之后,在他的启发下完善了纸箱个人名片的设计,而这也成为了我本次课题中的核心亮点;在登峰杯决赛答辩的前一个晚上,我在酒店里和〔陈栋〕同学展开了课题讨论,在答辩临近之时,修补了我课题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最后,谢谢复兴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