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复兴校园,再行梦想之途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两年前因为改扩建工程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校园,两年后的今天,她以她的秀美和雅致把我们迎回了“家”。当我们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我们比谁都坚定:这将是一片值得我们托付感情,并为之奋斗的土地。就在昨天,复兴高中的高三学子们用自信与沉着去书写自己的青春使命,而今天,复兴高中将以自己的风度和气质翻启属于她的教育新篇。我想这并非只是一种偶然,这是刻在复兴高中名字里的使命追求。
此刻,我们站在美丽的广场中,一起领略新校园的卓越风姿,借用朱自清先生《春》里的一个词,那就是这里的一切都“欣欣然”。复兴高中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从1886年的“上海公学”到1946年的“上海市复兴中学”,再到1998年“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的建成,此间经历了数代人的呕心沥血,艰苦奋斗,复兴早已把自己深深地融进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印记里,并书写着复兴人的骄傲和荣光。今天,上海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变化着,复兴紧跟这座城市的脉搏,穿过岁月的长河,褪去旧颜,以一种更青春的姿势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我们将和她一样年轻,矗立在这座城市的潮头上。
回首过去的两年,我的内心满满的是感动和感恩。感动于复兴高中的每一位师生,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始终都给予复兴毫无保留的热爱和维护;感动于复兴高中的每一位师生,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挫折,都活出一位复兴人的精气神和风骨。而我,更要感恩,感恩上级领导对复兴的支持,感恩社会各界对复兴的帮助,感恩在复兴高中新校园的建设中的每一个建设者们,感恩每一个坚守在复兴教育教学岗位上的老师们,感恩始终给予复兴无限信任的复兴学子们。两年里,我们虽然离开了复兴高中的校园,但在全体师生的同心同力下,复兴高中依旧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特别是在2016年学年度,在颜清副校长主要管理下和全体高三学部教师的勤奋努力下,我们的学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今年的自招工作中,通过北大博雅计划3 人、清华领军计划2人,通过上海9所自招高校初审的总人数144人,总人数位列上海市第一。在学科等级考试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高二的地理生物、高三的政治物理化学A+和A百分比名例同类型学校前例。2016学年度,我校学生在科技创新和体艺人文比赛方面也取得喜人的成绩,今年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23个、三等奖65个,获奖总数在上海市所有高中中排第四位。2017年明日之星比赛,复兴高级中获得提名奖团体一项,希望之星个人一项、团体两项,优秀演讲奖共29项,获奖数占全市初高中总数的十分之一,远远领先同类兄弟学校。在学科竞赛方面,本学年共有70多人次获市级及以上奖项,例如高一杨文昱等四位同学赴美参加CTB总决赛获得一金一铜,高一陆扬同学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高一薛元昕等四位同学获2017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中华区二等奖,高二潘云松等两位同学获化学奥赛省级二等奖,高二王佳琪等五位同学获上海市中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一等奖等。
今天,对复兴高中而言,是必然会载入校史的一天,籍此特殊的日子,作为校长,我想对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
一是“追求有规则的自由”。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外在世界是一个通过界限来界定的世界。比如,在马路上,机动车有机动车的道,自行车有自行车的道,人有人行道,这样的界限划分,能够让所有的车和人都安全地走在路上。而这些界限,在现实的生活中,是通过一些具体的规则来实现的,比如法律、法规等。正是这样的规则,使得我们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从而保证了我们每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所以,自由与规则决不是一对矛盾,而是一种相互的支持关系。规则对自由不是一种限制,而是一种对所有人的自由的保护。规则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清晰化,使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自由,同时处在和谐的关系中。同学们,我希望你们做一个追求生命真正自由的人。年轻人最向往自由!但自由不等同于目无规则、随心所欲、无所敬畏!真正的自由是能够认识到自身生命的渺小,意识到规矩和法则的存在,做到对他人、社会、大自然常怀敬畏之心,在规律、法则下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你才能将自己的一个渺小的生命活出一个大的生命格局!生命才有真正的自由!现在,我们回到了焕然一新的新校园,这里跟我们在过渡校区的环境完全不同,场所空间也完全不一样,所以,我要跟大家强调以下一些规则,用以保护我们每个复兴人在我们心爱的新校园里能够得到学习和成长的自由。
我希望总体上做到三点:
整洁:校园环境整洁美观
有序:学习生活井然有序
正气: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由于我们的校园还有部分工程在收尾阶段,所以我特别强调一下校园的安全要求
1、不得擅自进入施工场所。2、不得攀爬进入楼顶天台。
3、不得进入机动车停车库。4、不得进入校园绿化地带。
5、不得在教学区奔跑吵闹。
二是“践行有感恩的担当”。今天,站在这样“欣欣然”的校园里,我百感交集。我最想感谢的是各位同学,前段时间的高中自主招生季节,很多学校秀自己左转多少米是鲍师傅,右转多少米是喜茶,到我们复兴时,被人吐槽的是,“对不起,我也不知道复兴高中在哪里”。是啊,在过去的一年、两年里,你们真的很艰苦,没有实验室、没有音乐室、也没有运动场,但你们依然在逆境中奋发有为,跟你们即将毕业的这届学长们一起为复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真的谢谢你们!
生活给了我们过去1年、2年的艰苦的坚守,也即将给予我们雅致、宁静的新校园,所以我们复兴的同学应当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心存感恩,因为山是绿的,海是蓝的,雪是白的,太阳是红的。心存感恩,因为感恩是一种对爱的追求、对善的坚守,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责任的执著。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在内心播下感恩的种子,并且承担起应该担当的责任。我们现在最好的担当,就是好好利用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奋发有为,不断超越。一位哲人说过,责任和感恩,是人生的两半。面对责任,应该是不犹豫,面对感恩,应该是不后悔。责任,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有力和厚重。感恩,让我们的心态变得坦然和瓷实。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复兴的新校园里“践行有感恩的担当”!
三是“走向有温度的梦想”。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旅程,有规则的自由,是我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有感恩的担当是我们行动的方式和过程;那么,有温度的梦想,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努力的方向。年轻人应该有梦想,需要有方向。如何让梦想有温度?我的理解,一是用奋斗的激情给梦想加温,二是让个人的梦想融入时代的主流。
高中的学习生活是苦的,但当我们想起心中的那个大学梦和人生梦时,心里是甜的。从苦到甜之间,需要的不仅是时间的沉淀,更需要温度的催化。我希望大家清楚,梦想不可能等你一辈子,而沸腾的人生正是从给梦想升温开始的。我们的新校园里,有室有楼,有阁有堂,有轩有台,正是读书好去处,正是给梦想升温的好地方。希望你们珍惜时光,让美好的人生从复兴的新校园远帆启航。
个人有梦,不忘家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同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更加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聆听谆谆教诲,感触时代脉搏,在中华民族即将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时刻,更需要每一个青年都怀揣梦想,拼搏向上。
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为复高的回迁而庆贺。但我更愿意相信,这一天将翻启复高历史崭新的一页,复高从此将走向一个更辽阔的远方。最后,我真诚的祝愿复高每一位学子:愿你前程似锦,青春不负!旦复旦兮,兴我中华!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