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第十七届上海市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大会论坛展示活动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来自全市150个项目入围终评。在过去两个月共3轮的评审角逐中,我校学子共有3个项目入围终评,为近年之最。此次评选中,复兴学子凭优异表现,再次斩获佳绩,共获得最高奖项“明日科技之星”1项、“明日科技之星提名奖”2项、“科技希望之星”6项和“创意奖”12项。在此向获奖同学和指导老师表示祝贺!
作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最高等级活动的“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共有4轮市级评审,全方位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比赛要求十分严格,是学生综评和自招的重要考量。比赛的最高奖项——“明日科技之星”含金量高,是所有青少年优秀人才追逐的目标。
我校学生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项目名称 | 所属学科 | 第一作者 | 第二作者 | 第三作者 | 班级 | 奖项 |
智能跟踪人体活动的摇头风扇设计 | 工程学 | 朱欣荃 | 高二4 | 明日科技之星 | ||
便携式反渗透海水淡化瓶 | 工程学 | 陶鑫然 | 高二3 | 明日科技之星提名奖 | ||
面向网络支付领域的几种身份认证方案设计 |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 | 仇天元 | 高二7 | 明日科技之星提名奖 | ||
外源脯氨酸对干旱胁迫下绿豆抗旱性影响的研究 | 植物学 | 高雨欣 | 刘依岚 | 高二7 | 科技希望之星 | |
隐马尔科夫模型在疲劳驾驶评估中的应用 |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 | 钱辰昊 | 高二7 | 科技希望之星 | ||
锰掺杂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单载二氢卟酚e6用于光热/光动力治疗骨肿瘤 | 生物医学 | 何令仪 | 潘懿阳 | 高二8 | 科技希望之星 | |
高强度生物活性陶瓷牙种植体的制备 | 生物医学 | 朱思琪 | 黄岑洋 | 史晓磊 | 高二8 | 科技希望之星 |
一种组合式除磷技术对农田型河道水质净化研究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顾奕隽 | 高一8 | 科技希望之星 | ||
烟囱污染气体检测无人机的自动避障方法研究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李垚天 | 高一7 | 科技希望之星 | ||
为何冰块在盐水中融化得更慢——盐水与纯净水中的热对流研究 | 物理与天文学 | 祝艺铭 | 高二8 | 创意奖 | ||
摆之美-基于非刚性悬点的摆的可控运动 | 物理与天文学 | 朱艺佳 | 高一7 | 创意奖 | ||
家用扫地机人的智能路径规划算法 | 工程学 | 孙天健 | 唐志杰 | 朱逸航 | 高二3 | 创意奖 |
针对幼儿睡眠出汗的体温监测与环境调节系统 | 工程学 | 余樾 | 高二7 | 创意奖 | ||
探究市售卫生湿巾的抑菌效果 | 微生物学 | 姚程阳 | 胡玶妍 | 张羽涵 | 高二8 | 创意奖 |
基于leap motion的手势识别控制系统 | 工程学 | 唐志杰 | 高二8 | 创意奖 | ||
基于温度梯度理论的水下污染口定位研究 | 工程学 | 许礽达 | 高一6 | 创意奖 | ||
基于超分子识别和纳米技术可视检测百草枯的新方法研究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张韩晶 | 高一4 | 创意奖 | ||
向日葵盘低酯化果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研究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任庆怡 | 高二7 | 创意奖 | ||
基于单片机的独居老人浴室自动调节氧气浓度装置设计 | 工程学 | 潘凌芸 | 龚伟斌 | 高一2 | 创意奖 | |
面向独居老人高空取物的智能辅助系统设计 | 工程学 | 周馨悦 | 孔令彪 | 高一3 | 创意奖 | |
关于中国股票的上证综合指数与各行业类型指数的关系 | 数学 | 朱格良 | 高二7 | 创意奖 |
作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最高等级活动的“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是市政府为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促进品学兼优的青少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实施的一项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项目,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爱好科技创新发明的青少年踊跃参与。
经过学校和区选拔推荐,今年有917个学生项目参加市级“明日科技之星”评选,通过网上评审、答辩互动和实践探索,50个学生项目脱颖而出成为第十七届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他们登上大会论坛展示活动的舞台,再次挑战明日科技之星优秀展示奖。他们要面对专家、师生等观众,清晰地表达自己发明或研究的成果,并接受大家提问,提问可以在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些学生还带着后援团帮自己攒人气。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高校校长、研究所党委书记作为专家评委亲临现场,与中学生们面对面,通过答辩、即兴提问等互动交流的过程,让中学生们向高校校长展示自己的科创作品和人文风采,交上一份“答卷”,接受高校校长的“检阅”,为高校选拔和培养品学兼优的青少年科技人才做好梯队建设。
主办方表示,上海市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旨在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促进品学兼优的青少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引领广大青少年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上不断学习和实践,致力于培养优秀的青少年科技人才。17年来,它早已成为上海市孕育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的摇篮,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也赢得了学校与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成为上海市青少年学生科技创新行动的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