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会主席童彦韡参加虹口区关爱学生成长工作暨“彩虹计划”七大工程启动实施大会并发言。
4月19日上午9时许,在虹口区人民政府机关多功能厅召开了虹口区关爱学生成长工作暨“彩虹计划”七大工程启动实施大会。市教委领导、区委副书记、副区长等市区级领导出席本次会议,区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列席会议。
“彩虹计划”旨在鼓励虹口学子多多尝试科技创新,多多参与海外游学活动、国际级别竞赛;支持学校与国外名校进行对接,建立友谊学校等。
本次会议主要部署了关爱学生成长工作以及2017-2021“彩虹计划”七大工程工作,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介绍工作的背景、方案等重要内容,为日后的工作进程做了详细的要求。
我校童彦韡同学受邀作为学生代表,在本次会议中分享她进入高中以来投身科技创新,参与高级别国际竞赛与活动的感受,并表达她对于区教育局一直以来给予学生支持与帮助的由衷感谢。
以下为发言稿:
各位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的童彦韡,很荣幸今天我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在此发言。
我是一个相当幸运的学生,在一年多的高中学习生活中,我参与进了很多高规格、高层次的竞赛与活动。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上海市科技创新大赛、China Thinks Big中国大智汇,还有也许并不那么广为人知,却也同样有着极高含金量的上海新加坡双边研讨会以及USAD美国学术十项全能大赛,另外,我也曾远赴美国名校WRA体验为期一个月的夏日学术项目。这所有的机会都十分难得,而我们能够顺利地投身科创的背后少不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给予我们的最细致的指导,我们能够顺利地参与进高级别的活动与竞赛的背后更是少不了区教育局给予我们的最大的支持,最多的帮助。在此我也想借这个机会由衷地道一声感谢。
所谓登高望远,当我能够站上一个面对全世界的赛场或舞台时,收获的自然也是一个同龄人难有的国际视野。
在着手科创、参与竞赛的过程中,我也着实有了许多感悟,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关最后成绩或输赢的感悟。
因为所有的这些能够带给一个高中学生的成长真的不言而喻。
首先一定是知识与学术能力的增长。
在着手创新性课题研究之时,对于文献的阅读带给我们的是对于过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吸收,而这背后所深发出的是我们自己对于一切身边事物的研究能力,对于一切既有事物的创新能力。这种启发式的培养模式可以说是在为我们在预演大学的生活,让我们能够领先同龄人一步获得真正的学术研究的能力。不论在参与许多国际级别的竞赛时,还是在体验世界名校的夏日学术项目时,我们能够接触到的是与从小接受的教育全然不同的一种主题性的学习,通过多个科目的“有机结合”,培养起的是一种全方面、多角度地看待一个事物的能力,而这正是一个学生是否具有高眼界、高境界最直观的体现。
当然,不论是研读厚厚的十数本全英语教材、几十页深奥的著作,抑或是完成一篇上万字的学术论文,再或者是完成一个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性成果,想要独自完成必然是“螳臂当车”,那么此时如何分工、如何团队协作就是这许多高规格的竞赛与活动能够带给我的第二件事。
团队合作的意识可以说贯穿于任何高级别的竞赛与活动之中的。还记得,USAD赛前啃书时争当老师,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为队友答疑解惑;上海新加坡双边研讨会前夜,午夜时分仍与队友一道挑灯夜战;中国大智汇全国邀请赛决赛的赛场上,默契的快速反应,即便失败也不会互相责怪的信任……普遍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总被人诟病为最自我中心的一代人。但是投身于科创,投身于各种国际赛事中,我们将明白如何与他人交流、体谅、合作、信任。学会了这几点,走上社会后,我们也必将能比同龄人拥有更大的竞争力。
除却上述种种,国际性赛事为我们提供的还有一个学会如何社交的平台。
USAD的Gala Night、CTB的Elevator Speech,让我们比绝大多数同龄人都更早地有机会去接触真正的社交。我们有机会把自己收拾得光鲜亮丽,让自己开心,也对他人尊重;我们有机会布置自己的展台,与全国各地的“大佬”近距离的交流;我们也有机会用最短的时间去说服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学着用自己的语言、情商去打动他人……也许我们从小对于社交礼仪的学习并不充分,但是这并没有关系,因为国际性的赛事正为我们搭建着这样一个平台,能够参与其中,正是我们的一大幸事。
所有的这一切——学识与学术能力的增长、团队意识的建立、社交礼仪的学习……还有许多许多无法用简短的文字就道尽的东西,合在一起,便能让投身科创与国际赛事中的我们成为拥有国际视野与强大竞争力的强者。
最后,我还想说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做这所有的一切?
我还清楚地记得美国学术十项全能大赛闭幕式上的一句话,那个演讲者说“我们不止为了奖牌而来”。确实如此。
我们为了寻求开阔的视野而来。
我们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来。
我们为了追求卓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