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雨:自创商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28浏览次数:0

沈晓雨:自创商赛
——尝试『不可能』
记者 孟莹【文/摄 】
整理 复兴传媒 余佳玥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中,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FE(未来企业家)商赛在本市高中生中热热闹闹地进行着,来自江浙沪十几所学校的高中生们展开了博弈。这是一个完全由高中生自行
筹划的“本土化”的商赛,它策划者之一是复兴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的沈晓雨。
设计属于高中生的商赛
高一下半学期时,沈晓雨成为学校商业实践社的社长。她积极传承社团文化,带领社员自主设计各类复兴校园周边产品,他们设计的校服熊、校服钥匙扣、徽章等广受好评,批量生产后供不应求,连已经毕业了的学长学姐闻讯后都回到母校购买。对此,沈晓雨十分开心,但并不满足,仍然在努力思考如何使社团更上一层楼。
高一那年的暑假里,沈晓雨带着四位核心社员参加了2013 YES JA(国际青年组织)未来企业家峰会,他们以一份出色的年报在百余家社团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十八强社团,病在峰会活动之后的展销会中获得了上海地区唯一一个奖项——最受欢迎学生公司。该公司“FLY BACK”的名号一下子在全国经济类社团中名声鹊起。
但是,就是在这次大赛中,沈晓雨察觉到了赛制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回到家后,她仔细研究了国内现行各大学生类商赛的赛制,发现用的几乎都是同一个模板,而且都是从国外直接引进的,与国内高中生的实际状况有一定距离。在一次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闲聊时,沈晓雨将自己的困惑提出,大家都深有同感。突然,一个念头闪过沈晓雨的脑海:为什么我们不自己设计一个属于高中生、适合高中生的商业大赛呢?一伙人一拍即合,大家你一眼我一语地策划开了。这便是FE(未来企业家)商赛的由来。然而,创办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商业比赛,岂是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果然,不到一个月,原本20人的策划团队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两三个人。但沈晓雨很庆幸自己是留下来的一个。她用一个寒假一月完成了一些商业课程,并挤出每一个可能的周末到江浙等地去做演示、拉赞助。如今,她和她的小伙伴们已经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商赛体系,这套体系耗资12.7万元,用的全部是沈晓雨一点一点“拉”来得钱。该体系以A LEVER商业课程为框架,完美平衡了供应商、销售商、银行三者之间的关系。相比于传统的商赛软件,FE的优势在于提倡零基础参赛,只要接受短短几个小时的简单教学,即使是“菜鸟”也能轻松上手,但是之后遇到的市场状况就是变化多端的,为参赛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空间。
这之后,沈晓雨对商赛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还加入了Hssue(高中生经济联合体),并成为了上海地区的负责人。
尝试不可能的事
刚刚踏入复兴高中校园时在,新生军训时举办的复兴论坛上,沈晓雨问过校长这样一个问题,:在高中阶段,到底应该选择自己已经熟悉的活动继续发展,还是多多参与自己不太擅长但是很有兴趣的活动?当时校长的回答令她记忆犹新:“不是致命的失败就是成功的经验,所以尽管去尝试吧。”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沈晓雨成为她高中学习生活的第一法则。
高一学年末,沈晓雨被评为虹口区三好学生,参加了暑假的三好学生夏令营。短短四天,他和同伴们经历了太多太多,艰苦的环境,透支的体力,灼伤的皮肤,一个接一个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沈晓雨也绝望过,那些无眠的夜晚,她忍受着蚊虫叮咬和酷热的双重煎熬,几乎想要放弃;但是接下来,从GDP定向越野,到解救小鸟行动,到自己扎皮筏,再到徒手披荆斩棘爬荒山……一次次的拓展训练中,他的倔强被激发了出来,同时也开始了自我反思,四天的旅程,沈晓雨从一开始绝望小孩变成了最后登山时走在最前端开路的引领者,这份蜕变里有她对团队的重新理解,有她对意志的重新坚定,也有对同甘共苦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天下山时,带队老师看着沈晓雨满身的划伤和连片被蚊虫叮咬后的肿包,开玩笑说:“你妈妈看到肯定心疼得想杀了我。”可是沈晓雨的心里却是艰难过后的愉快,勇敢尝试过后,她终于知道,她是可以战胜自己的。
从初中到高中,沈晓雨当了六年班长,加上两年的商业社团实践,沈晓雨感觉自己越来越豁达,最重要的是她从一个不轻易低头的人,在商赛的摸打滚爬中学会的认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微笑着的晓雨已经能成熟而冷静的面对每一个弯路和挫折。
“不要怕推销自己,如果你认为自己有才华,那你就应该认为自己有能力担此重任。”说句话的沈晓雨相当自信。所有的梦想都是可以触摸的,关键是你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