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山海相携情谊深,沪滇共谱新乐章——云南马关县第一中学师生莅临我校交流学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11-17浏览次数:10

2025年11月12日,为深入落实中央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在我校援滇校领导、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薛建国带领下,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王启祥携教师代表、学生团队一行46人远道而来,莅临我校参与交流学习。这也是云南马关一中师生首次在我校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党总支书记邬文敏、校长薛磊、副校长凌卫忠、学校发展中心主任刘瑶等教师代表全程陪同,亲切交流。

马关一中师生参观复兴校史馆触摸复兴历史脉络,从特色鲜明的精品陈设深刻体会复兴悠久光辉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从一个个“复兴故事”感受校园文化建设精髓。随后一行人参观我校教学楼、人工智能实验室、心灵港湾、生物实验室、姚晶走廊、数字地理实验室、复兴电视台等校园场所深入了解我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

校方交流活动伊始,薛磊校长代表学校对云南马关一中校领导到来致以热烈欢迎。薛磊校长以“大中衔接下的复兴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校长报告,重点介绍了我校在大中衔接改革实践的深刻背景下,逐渐成为复旦大学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和复旦大学在师资建设、衔接课程建设、课程改革项目、实验室建设、生涯辅导、校园文化交流、优质资源共享上开展合作共建。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沪滇两地教育的互联互通,在相互借鉴中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马关一中王启祥书记对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副书记、副校长薛建国的辛勤帮扶工作表示感谢,也对虹口区教育系统积极落实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表示赞赏。自从精准帮扶以来,学校硬件升级,师资力量强大。目前,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学路径,用实验班师资起到生源“稳定剂”作用。借此交流机会,马关一中的学生“走出去”看看世界,开阔眼界。他也期待双方教师在育人方式、教学改革等方面碰撞出更多智慧火花。

为了让马关一中师生进一步了解我校教育教学开展情况,我校杨迅、翁雪宁等五位教师为来校交流的师生开展优质教学展示课。开课教师聚焦课程高质量实施,全方面、深层次进行教学展示。他们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经验,用展示课向马关师生传递着“教育温度”。

《二元关系型作文的审题立意》杨迅

《折线的奥秘--绝对值函数的探究》翁雪宁

《节日庆典》陈楠

《牛顿第三定律》鲍岳玥

《新型水处理剂高铁酸钾》陈禛天


当天下午,“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之孙、中共安徽省委原第一书记李葆华之子——李宏塔同志为远道而来的云南马关一中师生在我校来歌堂带来了一场触及灵魂的家风故事分享。李宏塔同志首先深情回顾了李大钊同志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伟大革命实践与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涯,随后讲述了其父亲李葆华同志如何继承并践行李大钊的清廉家风。最后,他结合自己工作经历,特别是他在民政系统以及安徽省政协领导岗位上的实践,娓娓道来了他对“忠诚、干净、担当”的理解与践行。

李宏塔同志作主题讲座《李大钊清廉家风代代传》

讲座现场,马关一中学生被李大钊一家三代人传承的红色家风深深打动

这场沪滇师生交流活动是一个全新起点。基于两地教育共赢发展的愿景,希望进一步深化人才双向交流,双方将建立教师互访、干部互助等常态机制。双方积极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共同借鉴“三新”融合实践及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领域的先进经验,以持续巩固和深化沪滇两地的友好协作关系。沪滇携手,不仅是地理的跨越,更是心与心的相连。相信以“帮扶”为纽带、筑牢常态化交流根基、就一定能让更多马关学子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书写人生华章!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