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数智赋能眼健康”——复旦复兴学子参加2025年近视防控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及《上海市贯彻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行动方案》精神,增强学生近视防控意识,培养科学用眼习惯,营造健康用眼环境,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面向我市中学生开展“健康主题·近视防控”社会实践报告征集与交流展示活动。

2025年9月20日(周六)下午,我校高二学生6人小组由顾亚妹老师领队前往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翔殷路128号1号楼)参加“健康主题·近视防控”活动。

左起:钱皓 李凌博 张奕悦 叶睿祺 陆天韵 孙硕远

本次活动主题为“数智赋能眼健康”,分为专题讲座和参观演示互动两部分。

首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专家做眼健康主题讲座,深入探讨“青少年近视防控”话题。专家指出:近视的本质是眼轴变长,导致平行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因此看远不清。近视若不加以控制,发展为高度近视(通常指超过600度),就会大大增加罹患一系列致盲性眼病的风险,如视网膜脱落,青光眼,黄斑病变等。防控的目标不仅是“不戴眼镜”,更是减缓近视度数的增长,避免成为高度近视,长远保护眼健康。


专家做眼健康主题讲座


近视防控学习手册

近视防控活动日程

随后,卓益得机器人公司人工智能专家做“人工智能在近视防控等眼健康中的应用前景”主题讲座。专家介绍了数智赋能眼健康的相关背景:AI辅助眼病筛查、智能眼底检测仪、近视预测小程序、基于AI的近视防控数字疗法等。数智赋能眼健康旨在提升人们的眼健康素养、科学探究能力、对数智技术应用的理解等能力。

专家做人工智能讲座

卓益得人形机器人

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AI)在眼健康,尤其是近视防控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化和拓展,这也是本次社会实践关注的重点。当前的研究致力于基于循证研究数据的分层近视防控管理以及多因素关联分析与机器学习建模来深度挖掘近视大数据。AI在视觉训练、近视手术个性化设计以及辅助诊断和个性化干预建议方面也展现出前景。


学生与人形机器人互动

学生动手体验,掌控人形机器人

参观科技园

科技成果展示

我校活动小组成员与机器人合影

参加活动的成员集体合影

此次“健康主题·近视防控”社会实践考察活动,对复旦复兴学子们来说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体验机会,也极富教育意义:

其一,提升健康素养:亲身体验和学习,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眼健康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近视防控知识。

其二,接触科技前沿:直观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感受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其三,培养科学兴趣:激发对医学、光学、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领域的兴趣,为未来的学业和职业选择提供启发。

其四,增强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动手体验、互动交流,锻炼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感想

高二3班 张奕悦:

在本次上海市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征集与交流展示活动中,通过参与线下社会考察环节,我获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深刻的认知提升。活动期间,我们系统学习了眼科健康知识,特别是关于近视防控的科学认知。活动中揭示了若干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如配戴眼镜并不会导致视力进一步恶化,而军事、航天等特定专业领域对视力水平有明确要求。这些知识的普及对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视力保护观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此外,活动还介绍了卓益得机器人的技术成果与发展现状。它在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体现了当前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领域的发展水平。通过了解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这让我对我国科技产业的创新能力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对未来机器人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将健康教育与科技发展两大主题有机结合,展现了跨学科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一方面,视力健康关乎个人发展基础,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力则代表国家竞争实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既重视自身健康发展,又积极关注科技进步,努力提升综合素质,为将来参与国家建设做好准备。

此次活动不仅拓展了我们的知识视野,更激发了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热情。相信这段经历将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注重健康管理,同时保持对科技发展的关注与探索,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高二8班 钱皓:


踏入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现代建筑的理性线条与园区内跃动的创新气息瞬间交织。在这场近视防控社会考察活动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见证科技与健康领域的奇妙融合。

活动伊始,专业人士详细讲解了常见眼部疾病及其应急处置。从干眼症的日常预防到化学溅入的紧急冲洗,从视网膜脱离的先兆识别到紧急处理眼部伤病的方法,每一个知识点都刷新了我对眼健康的认知。最令人警醒的是,许多严重眼病源于日常疏忽,而科学防控正是守护光明的重要屏障。

随后,我们参观了园区的机器人研发项目。当看到精密机械臂由从前的僵硬变得如今的生动与拟人,我忽然领悟:科技不仅是冷硬的器械,更是人类智慧结晶的折射。那些灵活精准的机器人,同时也正在成为各行各业延伸的“手”与“眼”,让各种复杂工作更加简洁、精准与高效。亲手触摸演示设备的那一刻,我仿佛触摸到了未来的脉搏。

漫步科技园展厅,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如画卷展开——从孕育创新的摇篮到成果转化的平台,每一步都印证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力量,正是这样的土壤,让各种强大的科技创新得以生根发芽。

此次考察如同一场科技与健康的交响曲,让我深刻认识到:保护视力不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课题。当前沿科技与社会需求相遇,当创新精神与人文关怀结合,我们终将找到守护每一双明眸的更好方式。这份感悟,将伴随我走向更远的未来。


高二3班 叶睿祺:


今年暑期,我报名参加了“近视防控社会实践报告征集与交流展示活动”。这个周末,我有幸参加了系列活动之一——由市教委指导、上海市科教艺术教育中心主办的数智赋能眼健康活动,收获满满。

本次活动通过两场精彩的讲座以及互动体验、生动讲解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人工智能对于护眼的助力。讲座由眼睛健康与科技赋能两大主题构成,教授们用深入浅出的教学,幽默风趣的语言博得了在场师生的一致掌声,一场活动下来受益匪浅。这场活动不仅是知识的普及,更有互动与交流。机会难得,我便主动举手,怀着激动与紧张的心情向专家提问,他也很认真细致地为我解答,最后还得到了一份小奖品,真令人兴奋不已!

科普环节结束,我们便兴致勃勃地跟随教授与机器人互动。在过程中,我充分了解到了机器人的结构、功能等,也领会到了讲座中未来人机协同的可能性,更充分认识到如今具身智能的发展。之后,又有教授带领我们参观了USST展览厅,让我们了解了上海理工大学的发展历程。

整场活动既有理论,又结合实践,让我对于科技进步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希望AI能进一步推动医疗发展,赋能护眼健康,解决医学困境和难题,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南路28号
邮编:200434
电话:(021)65606715
邮箱:fdfx@fudan.edu.cn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沪ICP备150396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