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全体师生、家长代表等近1600人走进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南区正大体育馆,举行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暨复兴论坛。这是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首次在复旦校园内举行的开学典礼,也是学校更名揭牌后深化大中贯通的又一重要举措。复兴人齐唱复旦大学校歌、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校歌,在富有历史意义的旋律中感悟两校精神联结,共同接受了一次校园文化“开学第一课”。
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陈寅,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明,教务处处长林伟,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石磊,哲学学院院长张双利,基础教育集团副主任朱晓超,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校长薛磊,副校长褚亿钦、赵灏、凌卫忠,虹口区教育局中教科科长王欣磊等出席。开学典礼暨复兴论坛由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党总支书记邬文敏主持。
陈寅副局长在致辞中立足区校深度合作背景,传递了区域对办好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深化大中贯通的殷切期望与重要嘱托。陈寅副局长表示,将在办学布局、资源统筹、内涵发展等各方面持续给予支持保障,努力推动区校合作纵深发展。
石磊主任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复旦大学与复兴中学未来合作前景的深切期待与美好祝愿。他以“定律”“原理”“定理”这三个基本科学概念为引,鼓励复兴学子在心中牢牢树立对“原理”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勤于观察、敏于发现,积累属于自己的“定律”,并在此基础上凝练总结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定理”。
薛磊校长在新学期讲话中,总结概括了历史、传承、求真、使命、家国、卓越、智能、贯通等8个关键词,从历史文脉的传承,到智能时代的担当,描绘了新时代复兴人的姿态与担当。薛磊校长勉励复兴人,在复旦的学术星空下,点亮属于复兴学子的那束光;在求真的道路上,以汗水浇灌梦想,以行动回应时代;在青春时光里,写下自己最硬核、最温暖、最有分量的篇章。
胡哲老师是今年新入职的地理教师,本硕博均毕业于北京大学,入职不久便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赛银奖,创下复兴历史上的首次。开学典礼上,胡哲老师作为教师代表,以《学会呼吸》为题发言。他把学习过程中全神贯注的状态比喻为最深层、最有益的“呼吸”,鼓励同学们用真正的热爱为刻苦努力注入灵气,成长为一个丰满而有趣的人。
学生代表,高一(11)班蒋涵同学、高三(8)班康舒涵同学分别发言。蒋涵同学以一名新复兴人的视角,号召同学们以“空杯心态”主动求知、积极创造,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绽放多彩青春。康舒涵同学则以更为成熟和睿智的思考,阐述了青年学子对责任与担当的认识,呼吁同学们写好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张双利院长以极富哲思的《“第二次诞生”与自觉成长》为题主讲复兴论坛。她以独特的哲学视角,勉励同学们抓住当下这个“第二次诞生”的关键开始期,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勇于怀疑、批判,形成自己的理解框架,并以此和生活发生一次又一次新的碰撞,从而不断地突破、完善自身的理解框架,不断展开自己的精神成长,活出现代人的高度与厚度。
更名揭牌一年间,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牢牢把握大中贯通新机遇、区校协同新优势,系统整合复旦大学顶尖资源,深度推进机制对接、课程共建、特色班建设、英才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等,特别是在一体提增教育、科技、人才互促能级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学校邀请复旦教授共建数学、物理、 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学等多门微课,组织学生参加复旦“步青”计划、“周末学堂”等学术素养培育活动,100余人走进复旦实验室接受科研指导、完成课题孵化,助推近50个科创项目在市级科创赛事中获奖等。学校还启动了“英才培养导师计划”,已聘请9名复旦教授担任学生导师,完整跟进三年生涯指导和学术引领。
新一学年,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将以复旦标准、虹口期许,勇担“家门口的卓越学校”建设新使命,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打头阵、当尖兵,以办学育人新成效迎接明年建校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