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推动数字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2025年4月23日下午,虹口区高中英语学科研讨活动在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9101教室顺利举行。活动由区教研员张皎雯老师主持,陆佳一老师与上海市格致中学正高级教师詹玲老师出席指导,詹玲老师工作室部分教师,虹口区高一、高二全体英语教师及部分高三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
课题研讨
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的王豪老师展示了一节《Great Expectations》(《远大前程》)章节选读课。本课围绕小说前三章展开,聚焦人物性格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特征,建构“性格—行为—命运”的思维路径。同时,结合AI课堂生成技术,王老师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文本信息,并通过任务驱动提升对人物的理解与判断能力,体现了文学赏读课中“阅读逻辑”与“人物视角”的结合,也为课外延伸阅读奠定了良好基础,展现了人物视角下文本解读的教学路径探索。
微讲座
复兴中学英语教研组副组长孔庆昊老师带来了题为《文学篇目阅读课的教学设计》的微讲座。他从实际教学出发,结合上外版教材中的文学篇章,分享了自己在文学教学设计方面的思考与实践。孔老师指出,高中的文学阅读课,必须按照课标的要求,高于单纯的背景-情节-人物的模板教学设计,着手于写作手法、写作目的、语言特点等方面。一节有策略的课内文学课,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和主题,更能引导他们把阅读的方法延伸到课外。课内和课外并不是割裂的两个系统,而是相互呼应、彼此启发。通过课内的积累与训练,学生在面对更广泛的课外文本时,也能有意识地运用所学,形成更深层次的阅读能力。
专家点评
专家詹玲老师在总结中首先高度肯定了虹口区及复兴中学对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的积极探索,认为这类尝试回应了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素养”与“文化理解力”的双重要求,具有引领意义。她指出,王豪老师的课目标明确、结构合理、人物选择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在学生前置阅读基础上的分析任务安排,达成度较高。同时,詹老师也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例如可以更细致地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情感起伏和内在变化,帮助他们体会人物在不同时空与情境中的心理转折;在情节梳理环节上,可考虑加入可视化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清叙事逻辑与结构;同时也就阅读日志的设计针对性、课外阅读的层次引导、AI辅助教学的运用原则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阅读课的路径与深度。
同时,本次活动也邀请部分区内老师作相关论文交流。
本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展现了文学阅读教学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实践创新,也为今后虹口区英语教学教研的深入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